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月, 2021的博文

蒋廷福 fu,1895湖南邵阳人,外交家,基督徒,驻苏大使,驻美大使

1906年新年後,11歲的蔣廷黻進入 長沙 明德小學就讀,一學期後,在秋天轉入 美北長老會 在 湘潭 辦的益智學堂,在那裡深受美國傳教士林格爾夫婦(William and Jean Lingle)的影響。1911年春,蔣廷黻染病,因此受洗加入基督教。 1912年1月,蔣廷黻和長兄一起搭乘郵輪前往 美國 舊金山,2月21日抵美   1918年獲得文學士學位。7月,在紐約短暫受訓一個星期後便赴法國為軍工廠的華工服務,主要是教工人們法語,介紹休閒的遊戲,還有為他們寫信之類的事。巴黎和會召開的時候,他也多次到巴黎從朋友處獲得一些有關會議的報告。 1923年3月,蔣廷黻回國在上海稍作停留,就到天津 南開大學 任西洋史教授。7月10日,到橫濱迎接 唐玉瑞 ,並結婚。1923年12月,回家探親。1925年,受陝西省長 劉鎮華 邀請到西北大學教暑期班。1927年夏,北伐基本結束,國民政府定都南京,他和 何廉 到上海、杭州、南京遊歷。1928年夏,張伯苓組織了滿洲調查圖,他也隨團參訪了瀋陽、吉林等城市。 1929年5月,受 清華大學 校長 羅家倫 邀請,到清華歷史系任系主任。羅家倫也是哥大校友,他們在上學時期就已結下友誼,經常討論中國史學和研究方法的問題。1931年12月,九一八事變後,蔣曾在燕京大學、北大、清華做了演講。他認為『不能把後見之明當成是先見之明』,他同意顧維鈞劃中立區的觀點,希望將這個事件局部化。1932年5月22日,蔣廷黻與 胡適 等人共同創辦《 獨立評論 》雜誌。1934年暑假,他獲得清華的補助到歐洲訪學。8月16日,他從北平動身前往莫斯科,11月10日,回國。1935年3月,到英國蒐集有關中國的資料。9月,他返回清華任教。11月,他在南京會見蔣中正。 從政 [ 編輯 ] 1954年,上Longines Chronoscope接受訪問 1935年12月,蔣廷黻離開清華大學,以非 中國國民黨 員的學者身分加入 國民政府 ,任 行政院 政務處長。1936年8月26日,他被任命為 中華民國駐蘇聯大使 。1938年1月1日,駐蘇大使蔣廷黻奉召回國,5月12日,復任政務處長 [2] :5726 。1941年秋,代理行政院秘書長。1943年10月21日,離開重慶赴美出席 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 (簡稱「聯總」)的成立,1944年6月19日,就到大西洋城參加籌辦會議,並主持第一委員會

袁世凱稱帝所封的六位一等公都有誰?

 https://daydaynews.cc/history/229833.html 袁世凱稱帝所封的六位一等公都有誰?   2019年11月21日   00:30:09     1287 views 摘要 武昌起義爆發後帝國主義和國內大地主、大資產階級一致認為,只有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才能挽救他們在中國的垂危統治。在內外壓力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於1912年1月15日明確表示:"如清帝退位,宣布共和",即讓位於袁氏。袁世凱在得到南方的確切保證後,便掉轉頭來逼迫清帝退位。 武昌起義爆發後帝國主義和國內大地主、大資產階級一致認為,只有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才能挽救他們在中國的垂危統治。在內外壓力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於1912年1月15日明確表示:"如清帝退位,宣布共和",即讓位於袁氏。袁世凱在得到南方的確切保證後,便掉轉頭來逼迫清帝退位。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第二屆臨時大總統。 1915年8月﹐袁世凱的憲法顧問美國人古德諾發表《共和與君主論》一文,認為中國人知識程度太低﹐無研究政治之能力,只適合於君主制。楊度在袁的示意下串聯了孫毓筠﹑李燮和﹑胡瑛﹑劉師培和嚴復,以"研究共和政治得失"為名,於8月14日聯合發起成立籌安會﹐公開進行復辟帝制活動。 1915年10月6日,參政院以"尊重民意"為詞,召開"國民代表大會"。各省遂匆促選舉國民代表,舉行"國體投票"﹐一律"贊成"君主立憲,並推定參政院為國民大會總代表。隨後,參政院以總代表名義,上書推戴袁世凱為中華帝國皇帝。袁接受帝位後,隨即封官晉爵,改總統府為新華宮,並發行一種以他的頭像和龍作圖案的紀念金幣和銀幣,準備於1916年元旦正式登基(登極)。 風從虎,雲從龍,歷朝歷代的開創之主均會有自己的創業團體,比如漢高祖劉邦集團的核心出自老家豐沛的布衣將相集團,唐太宗李世民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明朱元璋的淮西功臣集團等。那麼袁世凱小站練兵到敢於逆時稱帝,自然手下也有一幫人,其中有六人在袁世凱稱帝時被封為一等公,那麼這六人都分別是誰呢? 袁在1915年12月21日,策令:(政府公報第1302號)特封龍濟光、張勳、馮國璋、薑桂題、段芝貴、倪嗣沖為一等公。 龍濟光(

,林述庆(1881-1913)字颂亭,又字松亭。福建闽县(今闽侯)人。近代民主革命者。武昌起义后,奔走泸宁,联络军官。1911年11月7日率军光复镇江,任都督。12月率军攻南京,自任江宁临时都督,后迎江苏都督程德全赴宁,遂去职,改任北伐临淮总司令,反对南北议和。1912年通电下野。9月袁世凯授其陆军中将加上将衔,随即出任总统府军事顾问。次年应邀发起国事维持会,任理事。“宋案”后,倾向反袁,声言要回南方重整旧部复仇。4月暴病去世

 http://www.xhgmw.com/html/xiezhen/renwu/2014/0716/3266.html 林述庆 辛亥革命网 2010-09-2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辛亥革命网 查看: 29577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林述庆(1881-1913)字颂亭,又字松亭。福建闽县(今闽侯)人。近代民主革命者。,林述庆,   林述庆(1881-1913)字颂亭,又字松亭。福建闽县(今闽侯)人。近代民主革命者。1902年入福建武备学堂,接受反清革命思想。1906年到江宁(今南京)投新军,任第九镇管带。曾借镇压萍浏醴起义为名,与赵声谋划响应,未成。   1909年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后,奔走泸宁,联络军官。1911年11月7日率军光复镇江,任都督。12月率军攻南京,自任江宁临时都督,后迎江苏都督程德全赴宁,遂去职,改任北伐临淮总司令,反对南北议和。1912年通电下野。9月袁世凯授其陆军中将加上将衔,随即出任总统府军事顾问。次年应邀发起国事维持会,任理事。“宋案”后,倾向反袁,声言要回南方重整旧部复仇。4月暴病去世。著有《江左用兵记》、《林松亭遗诗》。

武昌起义副总指挥王宪章

  丰功垂青史 英名贯长虹:武昌起义副总指挥王宪章 辛亥革命网 2021-06-15 09:24 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黄朝文 桑维新 查看: 20258   王宪章,原名应贤,字宪章。王宪章幼时受其家风的影响,继承高祖、父亲遗志,崇文尚武,英敏魁伟,常绕膝听父亲讲述先祖反清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革清廷之命的种子。 武昌起义时的王宪章。(资料图片)   王宪章,原名应贤,字宪章。贵州省兴义府亲辖普坪(今安龙县普坪镇)人,苗族,生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父王发荣,清文献辱名伪作“王罚傭”,宪章为庶母韦氏所生。兄妹12人,宪章排行第十。原籍黄平州(今黄平县)青平王家牌楼。   王宪章高祖父王安国、王安硚参与清乾隆末年贵州、 湖南毗邻地区吴八月、石柳邓、石三保领导的苗民反清起义。王安硚称大将军。起义军节节胜利,如风卷残云,连克丹江、黄平等百余城镇,与清军抗衡达两年之久。后来安硚义军寡不敌众,被清军杀害,年仅20余岁,义民星散。   王安国拖家带口,离乡来到南笼府(兴义府前府名)蚵蚂井隐姓埋名佃耕度日。咸(丰)同(治)年间,盘江八属回族、布依族、苗族起义,王发荣(王安国之孙,王宪章之父)办团练参加起义,是一支勇敢善战的苗民义军。刘官礼《前兴义府李公专祠记》记载“其别股复进踞八达、普坪。黑夷王罚傭实与贼相首尾,势张甚。”(见《兴义府志续编》)。后,起义失败。同治五年(1866年),王发荣举家迁移到普坪水井塘。   沐新潮茅塞顿开 别故里鹄气盈怀   王宪章幼时受其家风的影响,继承高祖、父亲遗志,崇文尚武,英敏魁伟,天资聪颖过人,秉性刚毅,待人惟诚,深得父亲钟爱,常绕膝听父亲讲述先祖反清故事。镇压父亲义军的刽子手孙清彦描绘民众“尸山马过血淋浪,醒风著雾蒙夕阳”之惨状,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革清廷之命的种子。   光绪三十年(1904年),受维新变法思想影响致深的湖南新化人李祖章任兴义知府,创办兴义府中学堂,并聘请同乡李润庵任堂长。王宪章考入中学堂,李润庵思想先进,倡导革新,学校置办许多进步书籍、快报供学生阅览,如《礼运注》、《大同书》等。这些介绍西方科学文化、抨击封建专制政体,鼓吹变法图强的书报,王宪章阅读后受到大量革命思想的熏陶,为其后来从事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王宪章以优异成绩被兴义府保送入省城贵州师范学堂。宪章志不在此,一到省城

蔡元培的上海“朋友圈”

 http://www.xhgmw.com/html/xiezhen/renwu/2020/0901/27188.html 蔡元培的上海“朋友圈” 辛亥革命网 2020-09-01 14:18 来源:炎黄春秋 作者:郑连根 查看: 20335   蔡元培也好,黄宗仰也罢,他们最初都是投身教育的人,但随着教育实践的深入,一些原本为教育而创建的组织和团体,很快就演变成了革命团体。与此相应,蔡元培等人也就从教育家转身,成为革命家。 蔡元培   大家都知道,蔡元培先生原本是晚清的翰林。他于1892年中进士,1894年成为翰林院编修时,只有27岁。如此辉煌的科举经历,对于他,最顺理成章的人生道路是成为清廷高官、重臣。可是,待1898年戊戌变法实践发生之后,他对清廷非常失望,遂辞去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翰林院编修之职,返回绍兴办新学。后又于1901年到上海,先在南洋公学任教,随即相继创办了中国教育会、爱国学社、爱国女学等。正是在这一时期,他完成了从清朝翰林到革命党人的重大人生转型。这种转变的完成,与蔡元培当时所处的时代、城市,以及他的朋友圈均有很大的关系,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等综合因素之结果。   先说天时。蔡元培在“戊戌六君子”遇难之际即已对清朝不抱任何希望。他认为“北京政府,无可希望”。待他到南洋公学任教及随后创办爱国女学和爱国学社之时,北京又发生了义和团运动及随后的“八国联军侵略北京”事件,清王朝的国际威望及在国人心中的威信都已经降到了历史最低点。“取满清而代之”的革命思想,在20世纪初已颇有市场。而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也逐渐为人们所熟知。蔡元培正是在这一阶段转变成为革命党人的。   后说地利。上海于1843年正式开埠,随后于1845年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租界。上海租界就成了许多革命家传播革命思想、组织革命活动和躲避追捕的绝佳场所。可见,蔡元培在上海完成从清朝翰林向革命党的转型,绝非偶然。   再说人和。从绍兴来到上海之后,蔡元培结交的人已与此前大不一样。与绍兴相比,蔡元培在上海的“十里洋场”中无疑更容易寻找到志趣相投之人,而这些不满清朝统治的文人聚集一处,相互砥砺,也更容易擦出思想火花。为说明此事,我们不妨看看蔡元培这一时期的“朋友圈”,了解他结交的那些人。   先说吴稚晖。蔡元培是在1901年12月结识吴稚晖的。当时是好友张元济请客吃饭,蔡、吴在宴会上相识。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