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炯明广东独立
广东是南方国民党人的重要根据地。都督胡汉民反袁比较坚定,宋案发生后,他致电袁世凯:"粤省兵力尚充,械亦精利,军心团结,谁为祸首,颠覆共和,当与国民共弃之"。但胡汉民并未掌握多少武装力量,无法左右广东局势。因而在孙中山指示他宣布反袁独立时,他复电表示"时机未至"。
袁世凯利用胡汉民与陈炯明之间的矛盾,使用分化瓦解的手段,于6月14日下令免去胡汉民的广东都督一职,以陈炯明继任都督。按照袁的设想:"俟陈接都督后,即以龙济光为护军使,则陈炯明所管兵权应归龙济光,而陈炯明既无兵权,则任张鸣岐为广东都督,而陈炯明不待朝下令而夕自去".如此一来,广东自然也就成了袁的势力范围。
由于长期经营,广东革命党人兵力甚为雄厚,军队除了陆军两师一旅,还有由民军改编的警卫军36营,枪械装备也颇为精良。所以孙中山对广东寄予厚望。
在反袁问题上,陈炯明一直在犹豫观望,态度暧昧,迟迟没有接任都督。因为倘若接任都督,必定面临两难选择:举兵反袁,则本身力量不够雄厚,胜负难料;不举兵反袁,势必难见容于国民党人。
孙中山决定讨袁后,曾多次发出函电约请陈炯明响应。陈以"内部不一致,兵力还薄弱"为借口拒绝参与。6月26日,孙中山自沪到港澳,陈炯明请孙到广州。孙中山在军舰上约见陈,终于"征得陈炯明对四省独立,广东同时宣布的同意"。
广东革命党人也拥护陈炯明就职讨袁,但陈仍在犹豫。此时黄兴3次致电陈炯明,内有"再不接任都督,独立讨袁,党人将不能相谅"之语。
在此情况下,7月4日,陈炯明接任广东都督。8日,他还致电袁政府,希望调停"北赣两军冲突"。待到湖口起义爆发,调和幻想完全破灭,来自国民党的压力陡增,陈炯明不得不于18日宣布广东独立。"当时有两步兵团长首起赞成,余各军官则反对,而畏陈之威,莫敢起抗。要塞司令饶景华以不宜过急宣布独立为请,当被严斥"。钟鼎基也提出,独立事关重大,应慎重处理,也遭到陈炯明怒斥。随即广东发表一致讨袁通电。
广东独立后,陈炯明被孙中山委任为援赣副司令。但他很快就发现,广东军心不固,局势难以控制。
袁世凯自然明白广东之重要。他一方面勾结拥有相当实力的龙济光,支持其移师梧州;同时派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南下,进行笼络陈炯明所部陆军的活动。梁士诒抵粤后,与胞弟梁季典和黄士龙等,分别在香港、广州设立俱乐部,广泛收买广东陆军将领。第1师师长钟鼎基、第2师师长苏慎初、第5旅旅长张我权、都督储参谋长覃鎏钦等人都已与袁世凯暗通款曲。
陈炯明不采纳邓仲元、朱执信等关于全力防御龙济光东下的意见,拟从所部陆军中,抽分三队,北上援赣。7月19日晨,陈炯明召集各师旅长到署,磋商出师事宜,师长钟鼎基却不肯应召,并以缺粮饷为借口,公开拒绝发兵援赣。由于各部军官或明或暗地抵制,援赣之师迟迟未能成行。
独立时,陈炯明曾致电驻梧州的龙济光、云南都督蔡锷一起反袁。但龙济光一心投靠袁世凯。7月21日蔡锷亦复电拒绝,且要陈炯明"以保土安民、维持秩序、力主镇静为第一义,并恳致电赣中释嫌罢兵,无以国家为孤注"。广东处境十分孤立。
南京独立后,岑春煊被推举为各省讨袁军总司令。7月29日,陈炯明迎岑春煊来广东,一方面想借岑的名望安定军心,一方面想借岑安抚龙济光,以免除援赣的后顾之忧。
然而,袁世凯见陈炯明难为己用,已于7月26日撤去他的广东都督职,任命龙济光为广东镇抚使。30日,岑春煊抵广东后,电请陆荣廷、龙济光讨袁,龙济光竟声称:"今我公乃南面与项城争天下,济光岂能盲从"。
7月30日,龙济光已率部由梧州顺流东下。陈炯明急忙命令汪道源出任肇罗绥靖处督办,在封川江口警戒,另加派兵般10艘,交汪调派。不料,肇军统领李耀汉、德庆县长梁迈等叛附袁世凯,迎龙济光至肇庆,当汪道源乘兵舰溯西江而上,抵达肇庆河面时,竟为龙济光所虏,所带兵舰也归附敌方。
陈炯明闻讯,不得不改变陆路援赣计划,迅速缩短防线,改在广州城外围布防。但是,陈炯明所部陆军早已危机四伏。部将钟鼎基、苏慎初、张我权奉命后,即催陈炯明发放开拔费和弹药。而当饷械到手后,他们又都按兵不动。龙济光闻讯,即率济军迅速东下,于8月3日进占三水县城,打开了通往广州的门户。
看到败局已定,第1师与第5旅军官密谋反叛陈炯明。事泄之后,钟鼎基、张我权逃往香港。
8月4日,驻广东的第2师师长苏慎初倒戈,要陈炯明取消独立,驻燕塘的陆军也参与叛变,炮兵营长冯德辉占领炮兵阵地,并炮轰都督府。陈炯明看到大势已去,慌忙乘法国舰艇逃往香港。
8月11日,龙济光乘着广东陆军军官内乱之机,带3000名士兵入城。但经过广州独立洗礼的部分军队,并不愿听命于袁世凯。残存的驻守观音山和三元宫的讨袁军士兵600余人,奋起抵抗,与前来进犯的济军展开激战。13、14两日,双方在归德、永汉、文明、定海等城门一带巷战。一直坚持到8月16日,由于力量悬殊,讨袁军纷纷溃退。龙济光全面控制了广州城。
陈炯明到香港后,曾委任邹鲁运动军队,以图再起。邹派人赴各方联络,定于8月15日晚上起义,以广东警察厅长陈景华为发号人。不料事机泄露,陈景华为龙济光所枪杀。起义遂告流产。邹鲁复派陈铭枢潜入广州联络军队,但陈又被捕,经多方营救才获释。于是,邹鲁不得不流亡日本,陈炯明也远走南洋。
广东的二次革命,革命阵营分崩离析,且未能得到广东商民的支持,因而仅如昙花一现,迅速宣告失败。广东商民以喧天的爆竹,欢迎龙济光入主广州。广东的军阀统治局面由此开始确立。
「版权声明:多维客是一个汇聚各方言论的平台,所述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有侵权文章或者图片,请立即联系我们。」
- 获取链接
- X
- 电子邮件
- 其他应用
- 获取链接
- X
- 电子邮件
- 其他应用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