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军[编辑]
淮军,是清代李鸿章创建的私人武装。与湘军齐名。李鸿章“率旧部将刘铭传、周盛波、张树珊、吴长庆、曾军将程学启、湘军将郭松林、霆军将杨鼎勋以行,又奏调举人潘鼎新、编修刘秉璋、檄弟李鹤章总全军营务,抵上海,特起一军,是为淮军。”[1]第一次参战是从上海配合英法联军向太平天国进攻。历经太平天国、捻军、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名将有刘长佑与刘坤一兄弟、张树声与张树珊兄弟、周盛波与周盛传兄弟、聂士成、梅东义、卫汝贵、叶志超、丁汝昌、苏得胜等。
历史[编辑]
咸丰三年(1853年)李鸿章受命回安徽合肥办团练,因合肥位于江淮之间因此称“淮勇五营”或“淮军”,多次与太平军作战。1858年冬,李鸿章入曾国藩的湘军幕府襄办营务,亦拥有兵权。1860年,他统带淮扬水师,活跃于江淮一带。
同治元年(1862年)4月,上海中外会防局雇英国轮船七艘,运李部来沪,英国远东舰队司令何伯派军舰护航。载湘、淮混合军六千五百人,顺长江穿越太平天国辖区,抵达上海。李邀请英人训练淮军,并购置洋枪洋炮[2]。
同治元年(1862年)五月,淮军的树字营、春字营于虹桥首次大捷,李鸿章亲临前线指挥,以数千人战胜李秀成十万余大军,接续攻占北新泾和四江口,太平军不支,退回泗泾镇。淮军名声大震。同年,李鸿章担任江苏巡抚,更于该省大力扩军,除此,他更采用西方新式枪炮来装备该军队。这些作为,使淮军在2年内由6000多人增至六、七万人,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一支地方武装。
淮军营制,出自湘军,“营制饷糈皆同 ”,每营五百人,士兵由营房招募,每营士兵只服从营官一人,整个淮军只服从李鸿章一人[3],军饷亦需自筹,例如向地主富商捐派。淮军训练用洋操,兵器用火枪,聘有西洋军官为教习,不同于湘军的勇营制度。并会同同外国雇佣军(后组建为常胜军)进攻太平军。
1875年2月,清国钦差大臣沈葆桢为“开山抚番”政策而强行开辟道路,借口保护庄民,发动淮军攻击大龟文王国的内狮头社、外狮头社、竹坑社、本武社和草山社,并发生清军屠杀原住民之事,战事约持续3个月,出兵数万人,清军最后虽胜,但损失惨重,残兵所剩无几。
1888年北洋水师拥有大小25艘舰船,其中“定远”号和“镇远”号,排水量达到8000吨。
淮军日后因势力庞大,渐有张树声与张树珊(阵亡)兄弟、郭松林、刘铭传、周盛波与周盛传兄弟、程学启(阵亡)、潘鼎新、吴长庆(其门生有袁世凯)、唐殿魁(阵亡)与唐定魁兄弟、田履安(阵亡)、丁汝昌、叶志超、聂士成等人所组成的淮系军阀集团。后来更在此基础与模式上出任各州省主要官员,知州、知府、巡抚、都督,逐渐形成北洋军阀。
淮军虽拥有现代化的战备,但仍因袭湘军旧制,体制存在不少矛盾与弊端。平时归还乡村农业庄稼耕作为生,遇有征伐,军队临时成军,号令不一、训练不齐,只能各自为战。1884年中法战争时,淮军在安南北圻地区败退,潘鼎新戴罪立功,指挥清军在镇南关大败法军。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淮军将领丁汝昌指挥的北洋海军和叶志超、卫汝贵的陆军都遭到惨败,淮军势力遂逐渐衰落。后来袁世凯小站练兵,训练“新建陆军”,广招淮军旧将,成为清末的主力,即是民初北洋军阀的雏形。
参见[编辑]
注释[编辑]
参考书目[编辑]
- 王尔敏:《淮军志》
- 邱瑰华、刘佰合:《李鸿章与淮军》,《文史知识》2000年6期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