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转)一个民族沉沦的四种表现:1.忘记历史悲剧 2.女性物欲和拜金3.男性堕落和懦弱4.知识阶层贵权逐利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陆荣廷(1859年8月13日-1928年11月6日 [1] ),中华民国旧桂系军阀领袖。 广西南宁武鸣县,时人称“陆武鸣”,游勇出身。辛亥革命时,被举为副都督;逼走沈秉坤、王芝祥,当上广西都督。又分化瓦解中国同盟会,镇压革命分子,起用旧官僚,建立起旧桂系对广西的统治。二次革命时支持袁世凯

陆荣廷 编辑 讨论4 上传视频 陆荣廷(1859年8月13日-1928年11月6日 [1] ),中华民国旧桂系军阀领袖。壮族,原名亚宋,字干卿,小名阿发, [2] 广西南宁武鸣县宁武镇雄孟村人,时人称“陆武鸣”,游勇出身。光绪二十年(1894年)受清朝招抚,编为健字前营。因镇压会党卖力,历任管带、督带、分统、统领。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报称驱逐革命军,克复镇南关(今友谊关),升左江镇总兵。宣统三年(1911年)授广西提督。辛亥革命时,被举为副都督;逼走沈秉坤、王芝祥,当上广西都督。又分化瓦解中国同盟会,镇压革命分子,起用旧官僚,建立起旧桂系对广西的统治。二次革命时支持袁世凯,被授予宁武将军、耀武上将军衔。护国战争前,因同袁世凯的矛盾激化,密谋讨袁。参加组织两广护国军务院,任抚军。旋任广东都督、两广巡阅使,桂系势力扩张到广东。护法运动开始,欢迎孙中山南下广州,陆任广州军政府粤湘桂联军元帅,并出兵攻占湖南抗击北军南侵。民国九年(1920年)驻闽粤军和广东民军将桂系驱逐出粤境。翌年孙中山命粤、滇、赣各军入桂讨陆,陆嫡系谭浩明部退往桂西继续抵抗。 民国十二年(1923年)乘陈炯明背叛孙中山粤军撤退,卷土重回广西。后逃离广西下野,寓居上海,后移居苏州。民国十七年(1928年)11月病逝于上海,享年70岁。民国十八年(1929年)灵柩运回广西,葬于武鸣区城西的狮子山。 中文名陆荣廷别 名陆亚宋、陆特宋、陆干卿、陆武鸣、陆宁武国 籍中国民 族壮族出生日期1859年8月13日逝世日期1928年11月6日职 业广西都督、广东都督、两广巡阅使主要成就统治广西,成为旧桂系军阀首领 参与护国讨袁战争 就任粤湘桂联军元帅(旧桂系集团首领)出生地南宁武鸣县逝世地上海葬 地武鸣区城西狮子山 目录 1 人物生平 ▪ 早年艰辛 ▪ 龙州立足 ▪ 抗法清匪 ▪ 桂省军职 ▪ 都督广西 ▪ 反袁讨逆 ▪ 护法混战 ▪ 下野去世 2 为政举措 ▪ 政治 ▪ 军事 ▪ 经济 3 人物评价 4 轶事典故 ▪ 荣廷睇相 ▪ 武鸣县名 ▪ 百姓印象 ▪ 无有遗产 5 人物荣誉 6 亲属成员 7 后世纪念 ▪ 墓地 ▪ 故居 8 生年争议 人物生平编辑 早年艰辛 清咸丰九年(1859年) 农历七月十五日(公历8月13日), [1] 陆荣廷生于广西武鸣县垒雄村(今南宁市武鸣区...

李志茗:赵凤昌如何调停宋教仁案

李志茗:赵凤昌如何调停宋教仁案 李志茗 2019-06-23 15:59 字号 1913年3月20日晚,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遭暗杀,两天后伤重不治,黄兴第一时间通知了赵凤昌:“竹君先生大鉴:钝兄被刺,想已详悉,痛于今晨四时四十七分绝命。知注,特此飞闻。弟兴启。二十二日。”这就是著名的“宋案”,一时掀起轩然大波,各种议论猜测铺天盖地。当时张謇刚好在上海,立即走访黄兴,了解国民党方面的反应。国民党3月3日刚由同盟会改组而成,黄兴任协理。黄兴很悲愤,表达两个意愿:“第一、以国家为前提;第二、要死者明白。”但张謇似乎没有就此突发重大事件与赵凤昌面谈,而是通过函电交流。24日,他致函赵凤昌: 竹公鉴:顷计电达。遁初以调和南北慷慨自任,无端被害,此必有不欲南北调和者。乱人横行如此,世岂可问!拟挽以联云:“何人忍贼来君叔,举世谁为鲁仲连?”不知联寄何所?想公亦必伤悼之也。 来君叔为东汉名将来歙,鲁仲连乃战国时期的辩论家,史称他们都是排忧解难、讲求信义的仁人君子。张謇以来歙鲁仲连来比拟宋教仁,说明对他的评价很高。尤其在当时南北猜忌、成见很深的背景下,革命党人中像宋教仁这样能够不受党见困扰,相对理性,愿意往来游说、调和南北的人比较少见,所以为他的不幸罹难表示可惜。据说袁世凯得到此消息后,也惊愕地说:“确矣,这是怎么好?国民党失去遁初,少了一个大主脑,以后越难说话。”可见,张、袁看法惊人相似。 宋教仁 宋教仁被刺后,袁世凯责成江苏都督程德全、民政长应德闳办理该案。凶手很快抓到,搜出证据牵涉内务部秘书洪述祖。时赵秉钧为内阁总理兼内务部部长,袁世凯不免怀疑是赵秉钧指使,“而赵以洪时往袁府,亦疑袁授意”。连北京政府内部都不淡定,总统和总理互相怀疑,外部就更别提了,各种说法甚嚣尘上,有认为是同盟会自相残杀的,也有怀疑冯国璋是主谋,当然更多的则指向政府,特别国民党中很多人直斥袁世凯为罪魁祸首。 3月25日,程德全到上海,前往黄兴公馆商谈宋教仁被刺案,赵凤昌与刚从日本赶回国的孙中山等也参加。次日,孙中山对来访的日本驻沪总领事有吉明谈起宋案:“昨晨返沪以来,根据所收到之报道,其数虽少,而出自袁世凯主使之证据,历然在目。……袁以大总统之高位,尚用此种卑劣手段,实所不能容忍。”基于国民党对袁世凯的不信任和激烈反应,30日,程德全、应德闳、张謇均至南阳路10号赵凤昌家秘密会议,“商办宋案”。会议的内容不得而...
胡瑛 [ 编辑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本文介绍的是湖南人,同盟会会员,筹安六君子之一。关于云南军人,请见“ 胡瑛 (云南) ”。 胡瑛 性别 男 出生 1884年   大清 湖南省 桃源县 上乡下白石村 逝世 1933年   中华民国 国籍   中华民国 别名 胡经武 教育程度 私塾 职业 政治人物 活跃时期 20世纪 政党   中国国民党 经历 显示▼ 华兴会部分领导人(1905年摄于 日本 东京 )。前排左起:1 黄兴 ,2未知,3 胡瑛 ,4 宋教仁 ,5 柳扬谷 ;后排左起:1 章士钊 ,2未知,3 程家柽 ,4 刘揆一 胡瑛 (1884年-1933年11月), 字 经武 ,号 萱庵 , 中国 湖南省 常德府 桃源县 上乡下白石村人,中国 清末 民初 民主革命家、政治家、军人。 目录 1 生平 1.1 革命派的活动 1.2 从反袁世凯到筹安会 1.3 护法运动以后 2 注释 3 参考文献 4 外部链接 生平 [ 编辑 ] 革命派的活动 [ 编辑 ] 胡瑛祖籍 浙江省 绍兴府 ,出生于 湖南省 常德府 桃源县 一个小官吏家庭,与 宋教仁 同乡。 [1] :19 小时候在 长沙 读书,16歳自 长沙 经正学校 毕业。曾肄业湖南明德学堂,为 黄兴 弟子,因结党暗杀劣绅王先谦未成,持黄兴信函走避武昌吴禄贞寓所,旋矢志投入湖北陆军第八镇工程营充兵士。 [1] :19 其为人年少英挺,善词说,入伍后识张难先,两人从此遂藉饭后休闲讲演以激励士兵。 [1] :19 1904年( 光绪 三十年)2月,胡瑛参加了黄兴组织的 华兴会 。自黄兴创立华兴会后,乃使胡瑛及宋教仁在湖北计议从速成立机关准备响应,于是分途连络军界、学界同志,发起组织科学补习所,故意标明研究科学,以愚弄官府耳目,实则此为武昌有革命机关之始。 [1] :19 3月,他赴 武昌 任华兴会 湖北 支部总理。6月, 科学补习所 举行成立大会,公推湖北高等学堂高材生吕大森为所长,胡瑛为总干事,宋教仁为文书,各军营各学堂均置干事,分途运动,其中主要工作之一,即为介绍新兵入伍。 [1] :19 盖会员刘敬安任职马队书记,如张之洞有招兵计划,刘必先知,即转胡瑛。 [1] :19 因之湖北新军中,大半系科学补习所介绍之党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