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琳 来源:中华英烈网责任编辑:高千一2017-11-21 08:51 宋玉琳,字建侯,亦名豫琳,1880年生,安徽怀远县人。他天资聪明,少年读书时即显露才华,被街坊誉之“神童”。 15岁的宋玉琳遵从父命参加秀才考试,在凤阳府考了第一名,但是,他不想走科举道路成为封建官僚,而是立志要做消灭封建专制的斗士。他常对人说:“大丈夫当马革裹尸,安能随诸磕头虫后学趋跄耶。”为推翻清王朝,他20岁时投笔从戎,在安庆参加了当时受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影响的新军,任某标(相当于团)书记,并加入反清秘密团体——岳王会。此间,他结识了同盟会员范传甲,深得范的信任,并介绍他加入了同盟会。范认为他是其友“徐锡麟后一人也。” 1908年,宋玉琳与范传甲等人一起,协助熊成基,发动了安庆马炮营起义。不幸起义失败,范传甲被捕遇害,宋玉琳避往他乡。1910年秋,宋复返安庆,密谋起义,未成。遂考入安庆高等巡警分校,后肄业。 1911年春,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计划在广州发动起义,推举黄兴、赵声为统筹部正副部长,主持起义事宜。宋玉琳应召,率97名江淮志士奔赴广州。赵声所部因改期起事之议退去。宋玉琳即约数人,代表赵声于马鞍街二牌楼组建机关,负责江、浙、皖、鄂、湘、桂、闽、滇等地革命力量的联络,为起义筹粮办饷。他工作废寝忘食,深受同志们敬佩。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起义爆发,宋玉琳跟随黄兴攻打清两广总督衙门,带头冲入敌阵,后又转至华宁里与敌激战,当情况万分危急时,同事劝其离去,他却说:“安庆举事(指马炮营起义),我未能为国捐躯,这次我将为民族含笑九泉!”激战至日暮,终因寡不敌众,弹尽力竭,不幸被俘。敌人多次刑讯,他始终大义凛然,不为所屈。在法庭上,宋玉琳陈述黄兴主张即时进攻,有三大理由: 一、革命党人屡次失败,此次全力以赴,不能临时苟延; 二、筹备此次起义,耗资十多万元,皆为募集而得,如果不起义,必断以后筹款之路; 三、奉命而行,不能不战而退。 宋玉琳言词慷慨,当时讯问官及观审者没有不为之感动的。他视死如归,从容赴难,年仅32岁。 宋玉琳烈士的忠骨葬于广州黄花岗,英名列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碑记”。 宋玉琳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编辑 宋玉琳(1880—1911),字建侯,安徽省怀远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同盟会会员。1911年4月27日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与清兵激战,奋不顾身,力竭被捕,英勇就义。牺牲后安葬于广州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1-9] 中文名宋玉琳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安徽怀远出生日期1880年逝世日期1911年4月27日职 业革命家毕业院校安庆巡警学堂信 仰三民主义主要成就参加黄花岗起义、为中华民国建国捐躯 目录 1 反清革命 2 广州起义 反清革命编辑 宋玉琳(1880—1911),字建侯,安徽怀远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同盟会会员,民主革命团体岳王会安庆分会负责人。宋玉琳幼年与弟复生由继母刘氏抚养成人。为报答养育之恩,对刘氏非常孝顺。宋玉琳自幼聪慧,文思敏捷,擅长诗文。15岁时,宋玉琳奉父命赴凤阳府应童子试,中案首,补博士弟子员,但非其所愿。宋玉琳目睹清廷政治腐败,国弱民贫,帝国主义列强横行霸道,十分愤慨。不久与怀远县孙斐轩等爱国知识分子结识,思想更趋激进。19岁娶怀远沙沟草寺孙氏女为妻,情意甚笃。不几月妻死,未期年父丧,使宋玉琳家道中落,处于窘困悲痛之境。宋玉琳倾心革命,为遂其推翻清廷救国救民之志,毅然离家寻求革命途径。后在家书中说:“富贵利禄岂能动,生死绝不变初衷。”充分表现了献身于革命的坚定意志。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春,宋玉琳就学于安庆巡警学堂,暗中参与革命活动。7月6日,光复会首领、巡警学堂堂长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并率众起义,失败被捕,宋玉琳与20多名巡警学生亦同时被捕关押。杀害徐锡麟时,曾将宋玉琳、朱蕴山等押赴刑场陪斩,宋玉琳毫不畏惧,表现出革命者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翌年11月9日,熊成基在安庆领导新军马炮营起义,宋玉琳参与起义的策划工作。起义不幸失败后,熊成基策划暗杀载洵未果,壮烈牺牲。宣统元年(1909 年),宋玉琳离开安庆前往南京联络同志。1910年秋,再至安庆,为隐蔽身份,谋有所举,复考入高等巡警学校。由于两次起义未成,省会官吏防范严密,一时难有作为。当时广州为孙中山领导革命活动之策源地,宋玉琳乃决心奔赴广州。因费用拮据,曾得其姐丈林锡侯仗义资助。临行前,宋玉琳为书诀别其弟,语意恳挚,虽处危难贫困而革命意志坚定不移。 [1] 广州起义编辑 宣统三年春(1911年2月),宋玉琳率领江淮革命志士至广州,谋划起义。行前,朱蕴山邀韩衍专为之送行,并赠诗一首云:“慷慨数恩仇,苍茫万里舟。此行各努力,相约白门秋。”宋玉琳初入广州,与饶辅廷共筹管军粮。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下午,宋玉琳率众加入黄兴所部,举行“三·二九”广州起义,从小东营出发攻打督署,转战华宁里,冲锋陷阵,英勇顽强,终因势孤弹尽被捕。刑讯时,陈述了黄兴攻战之主张,言词慷慨激昂:“安庆之役,吾应死而不死,将有以报吾死友,今日者可以死矣。”声色凛然不可犯,问官及观审者无不动容。英勇就义时,年仅31岁。烈士忠骨安葬于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墓。 [1] [10]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安徽 ▪ 程良 ▪ 宋玉琳 ▪ 石德宽 四川 ▪ 秦炳 ▪ 喻培伦 ▪ 饶国梁 广西 ▪ 韦树模 ▪ 韦荣初 ▪ 韦统淮 ▪ 韦统铃 ▪ 李德山 ▪ 林盛初 福建 ▪ 方声洞 ▪ 冯超骧 ▪ 罗乃琳 ▪ 卓秋元 ▪ 黄忠炳 ▪ 王灿登 ▪ 胡应升 ▪ 林觉民 ▪ 林西惠 ▪ 林尹民 ▪ 林文 ▪ 林时爽 ▪ 刘六符 ▪ 刘元栋 ▪ 魏金龙 ▪ 陈可钧 ▪ 陈更新 ▪ 陈与燊 ▪ 陈清畴 ▪ 陈发炎 广东 ▪ 徐佩旒 ▪ 徐礼明 ▪ 徐日培 ▪ 徐广滔 ▪ 徐临端 ▪ 徐茂燎 ▪ 徐松根 ▪ 徐满凌 ▪ 徐昭良 ▪ 徐培添 ▪ 徐保生 ▪ 徐廉辉 ▪ 徐容九 ▪ 徐进照 ▪ 徐褶成 ▪ 徐应安 ▪ 李炳辉 ▪ 李晚 ▪ 李文楷 ▪ 李文甫 ▪ 李雁南 ▪ 陈春 ▪ 陈潮 ▪ 陈文褒 ▪ 罗仲霍 ▪ 罗坤 ▪ 庞雄 ▪ 周华 ▪ 游寿 ▪ 江继复 ▪ 郭继枚 ▪ 劳培 ▪ 杜凤书 ▪ 余东雄 ▪ 马侣 ▪ 黄鹤鸣 ▪ 饶辅廷 ▪ 张学铨 ▪ 周增 ▪ 林修明 参考资料 1. 宋玉琳 .新华网 2. 黄花岗起义:血肉谱就的英雄悲歌 .网易新闻 3. 黄花岗起义推进辛亥革命 .网易新闻 4. 再读黄花岗 .网易新闻 5. 广州辛亥寻踪 .合肥晚报 6. 黄花魂 .新浪网 7. 23米览尽黄花岗革命史 .新浪网 8. “三·二九”广州起义:打响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新华网 9. “浩气长存,精神不死” 黄花岗七十二烈土名录 .网易新闻 10. 青山永驻双烈亭 .安徽文化网.2010-09-26[引用日期2013-09-13] 彭劲秀:血洒黄花岗的淮上三英烈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本文共阅读 1339 次 更新时间:2019-04-24 10:15:44 进入专题: 黄花岗 ● 彭劲秀 于是毅然离家寻求救国救民之路。后在家书中说:“富贵利禄岂能动,生死绝不变初衷。”充分表现了他誓死献身革命志向。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春,宋玉琳就学于安庆巡警学堂,暗中参与革命活动。7月6日,光复会首领、巡警学堂堂长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并率众起义,失败被捕,宋玉琳与20多名巡警学生亦同时被捕关押。当局杀害徐锡麟时,曾将宋玉琳、朱蕴山等押赴刑场陪斩,宋玉琳毫不畏惧,表现出革命者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翌年11月9日,熊成基在安庆领导新军马炮营起义,宋玉琳参与起义的策划工作。 宣统元年(1909年),宋玉琳离开安庆前往南京联络同志。1910年秋,再至安庆,为隐蔽身份,复考入高等巡警学校。由于两次起义未成,省会官吏防范严密,一时难有作为。当时广州为孙中山领导革命活动的策源地,于是宋玉琳决心奔赴广州,投奔革命。 宣统三年春(1911年2月),宋玉琳率领江淮革命志士至广州,谋划起义。行前,积极参加反清活动的六安人朱蕴山邀韩衍专门为之送行,并赠诗一首云:“慷慨数恩仇,苍茫万里舟。此行各努力,相约白门秋。” 宋玉琳初入广州,与饶辅廷共筹管军粮。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下午,宋玉琳率众加入黄兴所部,举行“三·二九”广州起义,从小东营出发攻打督署,转战华宁里,冲锋陷阵,英勇顽强,终因势孤弹尽被捕。刑讯时,宋玉琳慷慨陈词:“安庆之役,吾应死而不死,将有以报吾死友,今日者可以死矣。”声色凛然不可犯,问官及观审者无不动容。英勇就义时,年仅31岁。烈士忠骨安葬于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墓。 程良,字元亮,又名学梁。他的父亲程万彭,瓦工。家里育有四个儿子,一家六口的生活全靠程父一人做工维持。 程万彭虽然家境贫寒,但为人处世非常侠义,经常为人排忧解难,扶孤救弱,打抱不平,深得乡里亲邻的好评和信赖。 程家有一位亲戚李绍武,是当时的清廷提督,原是左宗棠、郭宝昌的部将,因英勇善战屡立奇功而闻名。李绍武老年常为膝下无子苦闷。作为好友的程万彭理解李绍武的苦衷,于是决定将二子程良过继给李家,以传李氏香火。李绍武感激万分,将程良视如己出。程良从社会底层到官宦之家,不仅生活优裕,而且见闻不少在穷困之家见闻不到的事物,开阔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铸造了胸怀报国的大志。 但是好景不长,不久李绍武去世,程良遭到李氏宗族的歧视和排挤,年轻气盛的程良愤然离开李家,复改姓程。 程良少时喜欢阅读文史,博览群书。耳濡目染,受他父亲的影响,养成了忠厚朴实、仗义耿直、嫉恶如仇、敢作敢为、不怕牺牲的性格,很有乃父之风。 1902年,19岁的程良肄业于安庆陆军学校。1905年,经倪映典、郑赞臣(丞)的介绍,程良加入同盟会,并到驻守在南京的赵声新军三十三标当兵。由于表现突出,不久被赵声提升为正目。赵声经常带领士兵在明陵操练,并且演讲革命道理。听了赵声慷慨激昂、充满正气的革命演讲,程良常常激动得热泪盈眶,不能自已。 后来孙毓筠谋刺端方失败被捕,因事情牵涉到赵声,赵声离开南京转战到广州。深受赵声革命思想启发的程良也来到广州,继续在赵声部下任职。 1908年,在安徽省城安庆,熊成基、范传甲等共同策划了安庆新军炮马营起义。时在安庆的程良毅然决然地加入起义队伍,不久起义被清王朝镇压下去。起义队伍牺牲惨重,领导人之一的范传甲也被残忍杀害。 次年,程良来到南京,遇见同乡宋玉琳。两位志同道合的同乡革命者当即决定,再到广州。宋玉琳在广州马鞍街设立机关部,程良则伪装哑人往返辗转于香港、广州之间,专门递送机要文件。 1910年11月,孙中山与黄兴、赵声等在槟榔屿议定广州起义计划,会后由黄兴、赵声在香港组成统筹部并分任正、副部长。各地同盟会员纷纷潜入广州,准备起义。并从香港选派骨干八百人组成敢死队进入广州。 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这天下午,枪声骤起,起义爆发。程良与宋玉琳约定共同从小东营出发,攻打两广总督署。宋玉琳部署莫云飞、继鹏等,沿着陵华宁里北面的屋壁,枪击清军。在敌军的围追堵截中,程良勇往直前,闯入重围,顽强拼杀。清兵高声呼喊着追击程良。程良负伤,满身是血,仍然坚持战斗。由于寡不敌众,宋玉琳便急呼程良先行退去。然而程良坚决说道:“与君同来,不能忍去”。最终弹尽被俘。 清廷都督李准对程良严刑逼供,问其起义之事,程良都缄默不语。因此被称“哑党人”。当局下令处死程良。程良大义凛然,从容就义,年仅28岁! 石德宽,1885年生,安徽寿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字经武、景吾,1902年入安徽陆军学校肄业。1903年,19岁的石德宽来到安徽省城安庆,结识了陈独秀、潘赞化等人,并成至交。不久,他考入安庆陆军武备学堂。1905年秋,安徽为训练新军骨干,征招知识分子。石德宽约好友范传甲、毕镜波一起加入了新军驻安庆常备军,他们在新军中努力宣传革命思想,组织一批有志之士,准备开展武装反清斗争。当时,南京、芜湖、安庆等地已有反清秘密组织——岳王会,石德宽加入了这一组织,并被推选为岳王会皖北分部纠察员。 1905年石德宽和范传甲、毕镜波一起加入了新军驻安庆常备军,在新军中努力宣传革命思想,组织一批有志之士,准备武装反清斗争。1906年石德宽加入中国同盟会。1907年东渡日本留学,初入同文书院,后又考入西京农机学校。1908年11月,石德宽从日本回国,与熊成基、范传甲等一起发动马炮营起义,但起义却不幸失败。1909年石德宽与熊成基赴哈尔滨,暗杀载洵未成,熊成基被捕殉难,石德宽逃至日本。1910年入日本大学法律科学习。1911年3月石德宽由日本回国,参与谋划广州起义。石德宽受黄兴委任,组织暗杀队,奔波于香港、广州之间。 4月27日,广州起义爆发。石德宽随黄兴进攻两广总督衙门,与清军展开激战。石德宽奋勇当先,向敌人投掷炸弹,清军管带金振邦毙命。黄兴、石德宽等人从大堂退出时适遇满清广东水师提督李准派新兵营蜂拥而至,他们与清兵展开激战。石德宽与数倍于己的清军短兵相接,身受剧创,仍全力奋战,不幸身中数弹牺牲,年仅26岁。遗体安葬于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安徽人民没有忘记为推翻清朝封建专职统治而壮烈牺牲的江淮英杰。特别是安庆,虽然宋玉琳、程良、石德宽三人都不是安庆人,都不是牺牲、安葬在安庆,但是,由于他们三人都曾分别就读安庆巡警学堂、安庆陆军学校、安庆武备练军学堂,都在安庆从事过推翻清除黑暗统治的革命活动,参加了熊成基在安庆领导的新军马炮营起义。当局杀害徐锡麟时,宋玉琳被绑赴刑场陪斩。有鉴于此,安庆市不忘先烈,命名了玉琳路、程良路、德宽路,并勒石镌刻三位英烈的英雄事迹,让人们永远铭记。安庆是一座有情有义、尊崇中华民族仁人志士、铭刻历史英雄豪杰的城市。我曾多次到安庆参加陈独秀学术研讨会。每次去都要抽空到玉琳路、程良路、德宽路走走,缅怀先烈在安庆读书的身影、从事革命活动的事迹和在黄花岗壮烈牺牲的精神,从而对先烈更加崇敬,同时也对这座承载着人间沧桑、不忘历史的城市更加感佩。 宋玉琳、程良的家乡安徽省怀远县人民为有这样的英雄豪杰而感到骄傲和自豪。2002年,怀远县人民政府出资10万元在雄踞淮河岸边的荆山南麓青松翠柏之中建造了一座“双烈祠”,永志纪念在荆山淮河边出生长大并从这里走出去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在烈士牺牲108周年前夕的己亥年清明节,笔者专程到怀远县登上荆山,瞻仰双烈祠,凭吊二英烈。双烈祠建在一堵悬崖之上,门前只有不足2米的空间,无法拍摄一张正面的整体照片,只能拍下祠门和匾额。匾额“双烈祠”三字为民国元老于右任老先生所题,祠内正中是宋玉琳、程良的照片和生平业绩,两侧的对联是:“黄花岗上英名永铸,白乳泉边浩气长存”,充分表达了家乡人民对英烈的崇敬、缅怀和永志不忘之情。 三位英烈是安徽革命怒潮催生“淮上健者”的杰出代表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来自5个省份,大多数来自南方的广东、福建、广西、四川4省,相对而言,来自北方的烈士只有安徽一个省,而且安徽的3名英烈都出自沿淮的怀远县(宋玉琳、程良)和寿县(石德宽。)。我认为,这不是偶然的,这是当时安徽风起云涌的反清浪潮高涨促使“淮上健者”投身广州起义的必然的联系。 熟悉清末历史的人都知道,清朝末年,腐朽衰败,社会黑暗,帝国主义列强纷纷把魔爪伸向中国,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陈独秀等青年知识分子忧心如焚,热血沸腾,为挽救中华民族而奔走呼号。1903年8月9日,陈独秀在《哭汪希颜》一诗中写道:“英雄第一伤心事,不赴沙场为国亡”,表达自己对国家、民族敢于牺牲的无限赤诚、也激励国人特别是青年誓将热血和生命贡献给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殷切期望。 1903年,安徽枞阳人李光炯和卢仲农在长沙创办了安徽旅湘公学,聘请革命党人黄兴、赵声、张继等人任教。“旅湘公学”因主张武装起义,被清王朝以“结党谋逆”的罪名迫使“旅湘公学”难以在长沙开办,只好于1904年底迁来安徽芜湖,改名为“安徽公学”。办学主旨是传播革命思想,培植革命力量,李光炯诚聘了陈独秀,黄兴、赵声、陶成章、苏曼殊、柏文蔚、江彤候、刘师培等著名的革命志士和专家学者到学校任教,一时各地英才云集,安徽公学成为培养富有革命精神的优秀人才集聚革命力量的基地。 皖北沿淮地区民风强悍,英雄辈出,清朝末年,政治黑暗,官府腐败,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这里的一些青年学生接受革命思想,寻求革命之道。安徽大学历史系资深教授、陈独秀研究专家沈寂先生说:“柏文蔚和陈仲甫等领导省内革命的人,都十分重视这部分力量,认为安徽的革命大业,必须由团结、组织‘淮上健儿’着手,乃于1905年暑期相约访游皖北。”(《陈独秀传论》第48页)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夏,陈独秀与柏文蔚等人结伴到皖北一带寻访、联络“淮上健者”。陈独秀与柏文蔚等人的这次皖北之行,目的旨在寻访、联络“淮上健者”,为集聚革命力量,壮大革命队伍,以实现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使命。柏文蔚在《五十年大事记》中说:“旋约陈独秀、宋少侠、王静山、方健飞诸君作皖北之游,遍访江湖侠为之士。于是有石敬五(竞武)、宋健侯诸人,皆为吾人之健将焉 ”“(皖北)诸同志多热心奔走,创办学校,开通民智,灌输革命思潮,大有一日千里之势。会党兄弟,绿林豪杰,群相附翼。因陈独秀、王静山、方健飞、宋少侠等先至怀远、蚌埠,经蒙城、涡阳、亳州、太和、阜阳、正阳关到寿州,即住文蔚家中。独秀与孙毓筠(少侯)在寿初次见面谈革命,从此与淮上诸同志深相契合,革命思潮遍于乡里。”(《柏烈武先生革命谈话》) 根据柏文蔚的记述,陈独秀等人这次皖北访游,怀远是此行的首站,寿县是此行的重点,而且此行见到了怀远的宋玉琳(健侯、建侯)和寿县的石德宽(敬五、竞武)。柏文蔚还高度评价说,此行接触的“石敬五(竞武)、宋健侯诸人,皆为吾人之健将焉。”此时的程良,由倪映典、郑赞丞介绍入同盟会后即到南京投奔统领新军三十二标的赵声,并任赵部正目。后因孙毓筠被捕,程良随赵声去了广州,不在怀远。陈独秀等人这次皖北之行在怀远没有见到程良,所以,柏文蔚谈到此行时也没有谈及程良。 黄花岗起义后,安徽的反清活动更加活跃。陈独秀等人的皖北之行,使许多“淮上健者”前赴后继,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的伟大斗争。1908年,安徽连续出现多起震惊朝野的事件,先是安徽籍革命者吴樾炮轰清廷五大臣事件,使朝廷深感龙椅不稳;接着是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事件,让皖省官衙惊恐不安。宣统三年(1911)九月十四日夜,寿县人张汇滔、王庆云、袁家声等人组织淮上军,武装起义,光复寿州,收编清军3200余人。攻克两淮数十县,给清廷以沉重打击,加速了满清封建帝制的灭亡。辛亥革命期间,张汇滔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1911年12月2日,身为淮上军总司令的张汇滔指挥淮上军在蚌埠小南山阻截仓皇北窜的江南提督张勋,史称“蚌埠小南山战役”,淮上军88名将士壮烈捐躯。这场战役为彻底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为纪念牺牲的淮上军战士,孙中山签发命令,在小南山建造一座纪念碑,但不久遭军阀毁坏。2001年10月,经蚌埠市政协提案建议,淮上军纪念碑得以重修。现在,张汇滔将军的半身塑像、淮上军纪念碑和孙中山为张汇滔亲笔题写的“国魂不死”石刻屹立在小南山上,吸引不少海内外同胞前来瞻仰。 总之,1905年暑期陈独秀等人的皖北之行,历时一个月左右,结识、联络、促进许多“淮上健者”投身推翻封建帝制的洪流,正如沈寂先生所说:“柏、陈这次的访游皖北,使全省的革命力量有了中心,省内的革命思潮很快地发展起来了。”(《陈独秀传论》第49页)这些“淮上健者”为推翻封建专制的辛亥革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宋玉琳、程良、石德宽就是这个英雄群体中涌现出的杰出代表,是沿淮人民的骄傲和荣耀! 宋玉琳烈士遗像 程良烈士遗像 石德宽烈士遗像 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墓 七十二烈士千古碑 怀远县荆山上纪念宋玉琳、程良二烈士的双烈祠 双烈祠宋玉琳、程良二烈士的照片和生平事迹介绍 程良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编辑 程良(1883—1911),安徽省怀远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1905年由倪映典、郑赞丞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1908 年与熊成基、宋玉琳共谋安庆新军起义。1909年赴南京,与宋玉琳相誓约,同赴广州。1911年随宋玉琳赴广州,在赵声部进行革命活动。广州起义前,宋玉琳设立机关部,程良伪装哑人往返香港、广州间,充当联络。4月27 日,程良与宋玉琳同至小东营出发攻督署,转战华宁里。 终年28岁,葬于广州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1-4] 中文名程良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安徽省怀远县出生日期公元1883年逝世日期公元1911年职 业革命家毕业院校安庆陆军小学堂信 仰三民主义主要成就参加黄花岗起义家庭成员程万彭,李绍武性 别男终 年28岁 目录 1 人物生平 2 人物轶事 ▪ 伪装哑人 ▪ 广州起义 3 人物评价 4 家庭成员 5 后世纪念 ▪ 双烈祠 ▪ 陵墓 ▪ 程良路 ▪ 双烈亭 人物生平编辑 1883年(清德宗光绪九年),程良出生于安徽怀远。年少时家贫,清提督李绍武老而无子,因与程万彭有亲情,收程良为义子。后程良因受歧视,乃愤而复姓归宗。程良兄弟四人,程良排行第二。少时稍通文史,膂力过人,诚朴侠义,人称“呆公子”。19岁肆业于安庆陆军小学。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由倪映典、郑赞丞介绍入同盟会。当时,赵声统新军三十二标驻南京,程良任赵部正目。赵常率新军操练于明陵,演讲革命道理,讲至精辟生动处,程良常为之感泣。后因孙毓筠涉嫌被捕,赵声去广州,程良亦去广州任赵部下级军官。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返皖,与熊成基、宋玉琳共谋安庆新军马炮营起义,失败后离安庆。 1909年(宣统元年),程良再至南京,与宋玉琳相誓约,同赴广州。宣统三年春,随宋玉琳赴广州,同在赵声部进行革命活动。广州起义前,宋玉琳在马鞍街设立机关部,程良伪装哑人往返香港、广州间,充当联络。 1909年4月27 日(宣统元年),与宋玉琳同至小东营出发攻督署,转战华宁里。程良冲锋陷阵,血殷襟袖,战至日暮,仍坚持战斗。宋玉琳见敌众我寡,急呼程良先行退去。程良说:“与群同来,不能忍去。”终至弹尽被捕。满清提督李准严刑逼供。程良大骂说:“吾与满奴无可言者。”再问,终不答,当时被称为“哑党人”。大义凛然,从容就义,时年28岁,烈士忠骨葬于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墓。 [5] 人物轶事编辑 伪装哑人 当时同盟会在多次起义失败后,为了把革命推向前进,决定再接再厉,集中全部力量,在广州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1910年11月,孙中山与黄兴、赵声等在槟榔屿议定广州起义计划,会后由黄兴、赵声在香港组成统筹部并分任正、副部长。派人到新军、巡防营和会党中活动,向海外华侨募集经费。各地同盟会员纷纷潜入广州,准备起义。并从香港选派骨干八百人组成敢死队进入广州,陆续设立秘密机关三十余处。 广州起义前,宋玉琳在马鞍街设立机关部,程良则伪装哑人,往返于香港和广州之间,充当联络。 广州起义 1911年4月8日,革命志士温生才在广州击毙清将军孚琦,被捕牺牲。由于清两广总督张鸣岐严加戒备,同盟会起义计划作了改变,在力量尚未集中而又不得不发动的情况下,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下午,黄兴率敢死队一百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转攻督练公所,正遇清水师提督李准率兵截击,双方展开激战。黄兴的右手在激战中被打断了两个指头,但仍然沉着地指挥战斗。 此时,宋玉琳、程良等加入黄兴所部,攻打总督衙门,转战华宁里,冲锋陷阵,英勇顽强,血染襟袖。起义军奋战一昼夜,伤亡严重,被迫退却。宋玉琳见情况危急,催促程良先退。程良说:“与君同来,不能忍去。”两人继续并肩血战,最终弹尽力竭被捕。 之后宋玉琳在受刑讯时,大义凛然,慷慨激昂,陈述黄兴攻战之理由,并坦言道:“安庆之役,吾当死而未死,将有以报吾友范君也,今日者则可以死矣。”问官及观审者无不动容。 清水师提督李准严刑逼讯程良,程良英勇不屈,大骂道:“吾与满奴无可言者。”再三讯问,终不答话,当时被称为“哑党人”。 两人就义时,宋玉琳32岁,程良28岁。 人物评价编辑 孙中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概已震动全球。 [6] 孙中山:“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5] 孙中山:“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篡”。 [5] 家庭成员编辑 父亲:程万彭 [7] 义父:李绍武 [7] 后世纪念编辑 双烈祠 1930年,怀远民众为纪念宋玉琳和程良,在荆山北麓的白乳泉附近建造起一座砖木结构的“双烈祠”,并立下纪念碑文。建国后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 陵墓 英勇就义后被埋葬于广州市市区北面的白云山南麓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黄花岗墓园北向南,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始建于1912年,孙中山书“浩气长存”四字镌于墓坊。烈士墓构筑在岗陵之上,纪功坊峙立墓后。墓道两旁苍松翠柏,烘托出满园黄花辉映碧血的庄严肃穆气氛。园内还建有八角亭、四方池、石桥等。建国后政府在墓园外筑起围墙,1961年这里被国务院第一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程良路 程良路:南至江边大观楼,北至玉琳路,全长172米。民国25年(1936)以纪念烈士程良而命名。解放初期改称民族路,文革期间易名红星路,81年恢复程良路名。民国25年修筑,52年和87年重修。 双烈亭 远荆山南麓的烈士陵园,依山傍水,松柏长青。园内赭石构筑的“双烈亭”挺拔峭耸,是为纪念在1911年同盟会广州黄花岗起义中壮烈牺牲的怀远籍革命志士宋玉琳和程良而建。烈士的牺牲距今已将近一个世纪了。 2002年,怀远县人民政府又出资10万元,在荆山南麓的烈士陵园内建造“双烈亭”。精美的石亭,背倚青山,俯瞰淮河,让宋玉琳和程良两位烈士的英名永远留驻在故乡的荆山淮水之间。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安徽 ▪ 程良 ▪ 宋玉琳 ▪ 石德宽 四川 ▪ 秦炳 ▪ 喻培伦 ▪ 饶国梁 广西 ▪ 韦树模 ▪ 韦荣初 ▪ 韦统淮 ▪ 韦统铃 ▪ 李德山 ▪ 林盛初 福建 ▪ 方声洞 ▪ 冯超骧 ▪ 罗乃琳 ▪ 卓秋元 ▪ 黄忠炳 ▪ 王灿登 ▪ 胡应升 ▪ 林觉民 ▪ 林西惠 ▪ 林尹民 ▪ 林文 ▪ 林时爽 ▪ 刘六符 ▪ 刘元栋 ▪ 魏金龙 ▪ 陈可钧 ▪ 陈更新 ▪ 陈与燊 ▪ 陈清畴 ▪ 陈发炎 广东 ▪ 徐佩旒 ▪ 徐礼明 ▪ 徐日培 ▪ 徐广滔 ▪ 徐临端 ▪ 徐茂燎 ▪ 徐松根 ▪ 徐满凌 ▪ 徐昭良 ▪ 徐培添 ▪ 徐保生 ▪ 徐廉辉 ▪ 徐容九 ▪ 徐进照 ▪ 徐褶成 ▪ 徐应安 ▪ 李炳辉 ▪ 李晚 ▪ 李文楷 ▪ 李文甫 ▪ 李雁南 ▪ 陈春 ▪ 陈潮 ▪ 陈文褒 ▪ 罗仲霍 ▪ 罗坤 ▪ 庞雄 ▪ 周华 ▪ 游寿 ▪ 江继复 ▪ 郭继枚 ▪ 劳培 ▪ 杜凤书 ▪ 余东雄 ▪ 马侣 ▪ 黄鹤鸣 ▪ 饶辅廷 ▪ 张学铨 ▪ 周增 ▪ 林修明 徐国泰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徐国泰(1890年-1911年04月27日),男,汉族,江苏邳州市人,同盟会会员。 中文名徐国泰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江苏邳州市出生日期1890年逝世日期1911年04月27日 早年毕业于本邑高等小学。因愤清廷暴政,民不聊生,遂投笔从戎,入新军第九镇炮兵队。初任兵士,后升任炮标第二营右队正目。1910年春经朱鸿宾介绍加入同盟会,旋被举为炮标全体同盟会员代表,办理党务,并发展会员百余人。1911年初,得知革命党在广州将有大举,率新军第九镇中40余人赶赴广州,临行前发表演说,谓此行不论成败,誓以身殉,以当激励后起之士。4月27日,随黄兴攻打督署,纵火而出,时已身受一弹,仍冒死夺得一支步枪,击毙警兵多名,旋为清兵包围,被执遇害。 华金元 编辑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华金元,江苏南京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911年4月27日在广州黄花岗起义中壮烈牺牲,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中文名华金元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江苏南京逝世日期1911年职 业革命家信 仰三民主义主要成就参加黄花岗起义 华金元,江苏南京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供职于南京新军第九镇。1911年春,革命党人策划在广州举义,徐国泰在南京召集第九镇中的革命党人赴广州参加起义,华金元是其中之一。 1911年4月27日(三月二九日)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爆发,华金元随黄兴进攻两广总督署,冲出督署后,与黄兴失散,寻之不得,转战至双门府。徐国泰受伤,华金元与阮德三左右护持,顽强抵抗,终为清军警所围,牺牲于乱军之中。安葬于广州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1-3] 参考资料 1. 23米览尽黄花岗革命史 .新浪网 2. 黄花岗起义:血肉谱就的英雄悲歌 .网易新闻 3. 黄花魂 .新浪网 阮德山 编辑 讨论2 上传视频 同义词 阮德三一般指阮德山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阮德山,多用于中国人名,最为知名者为江苏丹徒籍革命志士阮德山(1885-1911),清末入伍,1911年加入同盟会,参加广州举义,在进攻两广督署战斗,不怕牺牲,冲锋在前,英勇杀敌,以娴熟的枪法,准确的投弹,毙伤清兵数十名,后与华金元为保护负伤的战友徐国泰,在督署门内壮烈牺牲,葬于广州黄花岗,应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中文名阮德山外文名ruandeshan别 名阮德三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江苏省丹徒县宝堰镇出生日期1885年逝世日期1911年3月29日主要成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所处时代清朝 阮德山(1885—1911),江苏省丹徒县宝堰人。 世代务农,父早逝,幼随在丹徒县署当差的长兄阮少堂住镇江。21岁应征入南京新军。清宣统三年(1911)1月任九镇三十三标一营左队一棚正目,加入同盟会。 时赵声在香港准备广州起义,派人至苏皖调集精英,赴粤决战,德山也在被选之中。适赵声之弟赵光在宁,早知德山有反清大志,豪侠有为,即与畅谈声等在广州革命事迹。德山听说广州即将发动武装起义,非常兴奋,誓以死从,遂随光前往香港,与声相见。 不久,受命赴广州,联络革命同志,准备起义事,并常至步兵管带马贡芳处,谋划起义准备等情。不料起义前因突发事件,广州搜捕革命党人,形势危急,德山奉黄兴命退避香港。 赵声于3月28日复派其乘夜船回广州,准备投入战斗。3月29日,随黄兴攻打督署,攻入署门后,总督张鸣歧已逃,遂火烧督署复出。在激战中与黄兴散失,至双门底时,徐国泰中弹受伤,德山和华金元左右护持,不忍离弃,奋力冒险突围,终因寡不敌众,阮德山与华金元死于乱弹之中,徐国泰被俘遇害。 [1] 参考资料 1. 江苏省丹徒县志·人物卷 .江苏省镇江市史志办公室[引用日期2014-02-23] V百科往期回顾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4623次 编辑次数:5次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冷魄year (2019-12-09) 突出贡献榜 不知道的秘密P创建版本 搜索发现 华人国际大酒店百度账号古玩交易股票交流群百度下载百度手机手机壳打印机英语口语练习软件气动打标机
刘学询 书籍: 孙中山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孙中山辞典》第308页(491字) 【生卒】:1860-1936 【介绍】: 字问刍,号耦耕,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 早年中 进士 ,后回居广州,包办“闱姓” 赌博 多年,广积财富,交结权要,成为势倾一时的广州大绅。1893年与在广州行医的孙中山结识。1895年为农学会发起人之一。 但夙具帝王思想,与孙政治信仰歧异。1899年7月以二品衔道员赴日本考察时,通过日人宗方小太郎在东京秘密会见孙,后奉李鸿章命与孙联络,希图利用孙诱捕康有为,未遂。1900年春邀孙赴粤。 6月16日孙抵香港后即以军舰接孙的代表宫崎寅藏等至广州秘密商谈,应允由李奏请“赦免”孙,并送给孙经费3万元。极力促使李、孙在香港总督支持下实行“两广独立”的活动,未果。 8月31日与秘密来沪的孙会见,继续商谈在广东合作计划。10月惠州起义爆发后,孙派平山周持函赴沪请刘代筹军费,表示事成后可奉刘为“或称总统、或称帝王”的“主政”。但该函并未送达。与孙这段交往,双方均为策略的运用,有关的记载颇多模糊、歧异之处。 1912年初表示协助南京临时政府向外国借款,在孙出面下收回在杭州被没收的产业。晚年居杭州,1936年病故。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