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祥 编辑 卢永祥(1867年-1933年),原名卢振河,字子嘉,中国山东济阳人,皖系军阀代表人物之一。 人物关系 纠错 儿子 卢小嘉 儿子 卢筱嘉 中文名卢永祥外文名Lu Yongxiang别 名原名振河,字子嘉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山东省济南府济阳县出生日期1867年逝世日期1933年职 业军人毕业院校天津武备学堂 目录 1 人物生平 2 主要成就 人物生平编辑 卢永祥(左五) 卢永祥(左五) 卢永祥幼时家境贫寒,只读过三年私塾。 [1] 1887年先入山海关随营武备学堂,1890年投军。 1895年考入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后被袁世凯聘为新军军官,在天津小站练兵时,与段琪瑞、王士珍等成为密友,后来一同成了皖系军阀的骨干。期间任淮军队官,后任武卫右军管带。 1899年,卢永祥随袁世凯赴山东镇压义和团运动,任山东武卫右军先锋队右营帮带、北洋二十镇协统。因镇压滦州起义军有功,先后加记名总兵、提督、副都统军衔。 1902年,任左翼步兵第四营营长。后北洋常备军扩编为6个镇,历任陆军第二镇标统、第六镇第十一协统领、第三镇第五协统领,驻防奉天、锦州、长春等地。 辛亥革命爆发后,卢永祥随第三镇统制曹锟入关,奉命去山西井陉、固关地区镇压革命,因“功”加记总兵、提督衔,赏“巴图鲁”名号。 中华民国成立后,任陆军第十师师长,淞沪护军副使和护军使,会办江苏军务,浙江督军等职。 1915年拥护袁世凯称帝后,封一等男爵。 1916年袁世凯死后投靠段祺瑞归入皖系,成为皖系军阀干将之一。 1917年1月,他升任淞沪护军使。 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重掌北京政府权柄,为扩大皖系势力,任命卢永祥以淞沪护军使兼江苏省军务会办。段决定征湘、平粤、讨滇同时并举,拟派卢永祥为湘粤方面军总司令,因遭直系势力反对,不得不将卢永祥留在上海,以随时应付长江下游的意外事变。 1919年8月,卢永祥改署浙江省督军。 1920年直皖战争后,皖系势力大大削弱,卢永祥部成了皖系的主要支柱。为了对抗直系军阀,保持浙江地盘,卢永祥于1921年6月4日发表通电,主张“各省自定省宪,实现地方自治”,在浙江成立“省宪起草委员会” 。 1922年6月,卢永祥又宣告浙江自行废督,自己改任浙江善后督办。卢的通电,得到了南方各地方军阀的支持和响应。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直系军阀把持北京政府。卢永祥与何丰林为了保持浙江、上海地盘,与张作霖、孙中山联络,结成“三角反直同盟”。 1924年与江苏督军齐燮元因争夺上海,发生“江浙战争”,任浙沪联军总司令。由于孙传芳从福建出兵配合齐燮元大举进攻浙江,加之卢军内部发生兵变,结果浙沪军大败。北京政府下令免去卢永祥浙江军务和官勋,任命齐燮元兼淞沪护军使,孙传芳兼任浙江军务督理和闽浙巡阅使。卢永祥无立足之地,被迫于10月13日偕何丰林、臧致平等逃往日本。 1924年10月,直军将领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吴佩孚溃败,曹锟被困,推翻直系统治,拥段祺瑞成立临时执政府。北洋政府大权落入段祺瑞、张作霖之手。张作霖大军南下,打败齐燮元,占领苏皖,卢闻讯,立即从日本启程回国,不久被临时执政府任命为直隶军务善后督办。奉军乘直系统治垮台之际,向南方扩张地盘。 1924年12月,奉军张宗昌部举兵进攻江苏齐燮元。段祺瑞借奉军势力派卢永祥南下,恢复皖系地盘。卢永祥遂任苏皖宣抚使。 1924年12月间,孙传芳反攻苏皖,驱走奉军。 1925年1月10日,卢到达南京后组织宣抚军,自兼江苏军务督办。 1925年8月卢永祥因受奉系军阀排挤辞职,隐居天津。 [2-3] 1933年年病死于天津,时年67岁。 [4] 主要成就编辑 在外40余年,极少回家,但乡土观念颇重,曾出资在县内修建水坝、学校、民刑看守所及印刷[民国]《济阳县志》等。 [1]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 词条图片(5) 参考资料 1. 卢永祥 ——北洋上将 .济阳县情网[引用日期2016-10-20] 2. 从济阳走出去的民国上将军、一代上海王——卢永祥 .搜狐[引用日期2018-12-21] 3. 《北洋军阀史话》的笔记-一○四、浙江的变动 .豆瓣读书[引用日期2018-12-21] 4. 卢永祥 ——北洋上将 .济阳县情网.2011-05-25[引用日期2014-03-31]
Cantonese Patriot的第一次反恐戰爭 Zhongjing Liu | 劉仲敬 Follow Feb 9 · 8 min read 1924年8月9日,孙文、蒋介石扣押广州商团军械。 “广州商团是粤商维持公安会(前身为一九零七年冬成立的粤商自治会)为维持地方公安而倡办的。清末至民初,官兵为暴于民,盗匪出没城乡,白昼抢劫。殷商巨贾为保护商场和资本家的生命财产,遂于一九一二年成立了商团,购枪自卫。最初参加的,只有四十人。龙济光踞粤时,济军与劫匪伙同作恶,时入民家搜查,乘机抢劫财物,还经常调戏妇女。商团以警察不敢干涉,乃穿制服荷枪出巡。一般商人们既信不过警察,也信不过防军,认为商团确能收自卫之效,参加者越来越多。在桂系军阀统治广东时期,除设在西瓜园的商团总部外,老城、新城、东南关、西关、河南都设有分团,而以西关方面为多。至一九二一年,商团军已发展到四百多人。 加入商团的商店,要出资购置枪枝、子弹、服装,并派出人员参加商团军。每一个商团军成员都另有一个人充当后备。成员都是资本家、老板或少老板、司理、掌柜之类,后来也有出钱雇人代替的。商团除了操练外,还要维持市面秩序。各分团规定分段出巡,每队三五人至七八人不等。有时捉到小偷、劫匪,就送到公安局去处理。商团和劫匪直接驳火,打起来的时候也有。一九二一年以后,广州商团与佛山、顺德、九江、乐从以至江门各地商团组织联团,联团间架了专线电话,还互相派队巡逻,乡与乡间,设有擂鼓,互通声气,俨然成地方武装的性质。由于当时军队频频调防,调防以后的真空期间,商团是起了维持地方治安作用的。” “陈(廉伯)在粤商维持公安会成立时(一九一二),担任理财课主任。此后七八年间,他利用汇丰买办身份,勾结军阀、官僚、殷商、士绅,不断提高其社会地位和增值财富。其手法有:(一)为殷商们在汇丰开特别账户,办信用抵押贷款、减费汇兑、高息存款等,为汇丰多赚放款利息和吸收大量存款。他既为主子效了忠,自己也趁机捞一大把,而殷商们通过陈的帮助得到周转(实际是趸积居奇)的资金,便对陈推崇备至。(二)趁清末民初政局频频变动、官僚渴欲得到外国庇护以保存其财产的机会,由汇丰代管官僚产业契据,并存入其金砖、外币。汇丰赚了钱,进一步操纵了清国官场,官僚们得到护符,感激陈之德,陈遂开拓了和官场勾结的道路。(三)和统治广东的军阀相勾结,与龙济光、萨镇...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