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一期许继慎 添加时间:2018-05-03 14:38:04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浏览:35 评论数: 参与量: 收藏本文 许继慎(1901—1931),汉族,安徽省六安市人,中国工农红军早期杰出将领,军事家 [1] 。先后参加黄埔军校两次东征,并历任工农红军叶挺独立团队长、营长和团参谋长,在任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军长、鄂豫皖特委委员、红11师长时在鄂豫皖根据地时期取得双桥镇大捷等一系列胜利。1931年11月在“白雀园大肃反”中被诬陷以“改组派”、“第三党”、“反革命”等罪名,杀害于河南光山白雀园,时年30岁。 2009年许继慎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人物生平 童年时代 许继慎1901年出生在安徽省六安县石堰乡土门店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许继慎在家谱上的名字叫做许绍周,乳名双喜,兄妹三人中排行老大,下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许继慎自幼聪明好学,4岁就能背诵诗词,8岁破蒙入塾时,他已能熟练背诵《千家诗》、《唐诗三百首》中的大部分古诗。9岁时,许继慎从鲍宏涛的塾馆转入鲍昂千的塾馆,从塾师王凤梧读书。直读到13岁,许继慎又转人塾师张福斋的学馆,他在学校好打抱不平,就连乡里的少年也都乐意与他交朋友。16岁起,许继慎开始跟随名儒张侍臣读书。1919年,许继慎参加了五四运动。1920年到安庆,考入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不久,转入安徽省立第一师范。 青年时代 1921年4月,许继慎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6月,被选为安徽省学生联合会常委兼联络部部长,参与领导爱国学生运动。1922年秋,许继慎当选为安徽省学生联合会常务委员兼联络部长。他先后参加和领导了以安徽学联为主体的安庆“六二”学潮、澄清安徽省议会三届议员选举、驱逐倪系省长李兆珍、驱逐六安知县骆通以及反对曹锟贿选等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1923年秋,许继慎在安徽安庆领导数千名学生痛打贿选的省议员,遭通缉,被迫逃亡上海,进入上海大学学习。 革命岁月1924年春许继慎由薛子祥、岳相如(均为国民党上海大学党部负责人)推荐投考黄埔军校。1924年5月许继慎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第二队,他认真学习《步兵操典》、《战术学》、《兵器学》、《地形学》等军事理论,门门功课都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为他日后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名杰出的军事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起许继慎任安徽省学生联合会常委兼联络部长,黄埔军校支部候补干事,是该校青年军人联合会骨干,是当时在军校颇有影响的进步组织“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毕业后任排长、第三期入伍生队六连副连长、连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第七团党代表办公室少校干事,学生队队长、广州国民政府高级训练班第二中队中队长,团代理党代表,参加了第一、第二次东征。 1925年2月和10月,许继慎在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两次东征中,许继慎等一批黄埔学生军党员基层指挥员,率部奋力作战,为击溃陈炯明等军阀的主力部队,扭转战局,立下了战功。在淡水战役中,他因功升任连党代表。在棉湖战役中,因作战勇敢任连长。同年10月,调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3师第7团少校干事、团代理党代表。 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后,共产党员被迫退出第1军。许继慎被调往政治训练班第2中队任队长。同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推动下,广东国民政府正式举行北伐。由中共直接领导的、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4军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遣队,5月初从广东肇庆出师北伐。党为了加强这支部队,派许继慎等30多名党团员营、连、排干部到独立团工作。许继慎任第2营营长,参加了北伐战争攻打平江、汀泗桥、贺胜桥等著名战役。8月底,在贺胜桥战役中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战斗。同年冬,伤愈归队,任第25师第73团参谋长。 1927年春,许继慎调往副军长兼武汉卫戍司令的叶挺任师长的第24师72团任团长。5月,率部参加击退叛军夏斗寅部的战斗,再次负伤。大革命失败后,他在安徽、上海等地从事中共的秘密工作。1927年5月负重伤往上海医治,并从事秘密工作。汪精卫武汉国民政府叛变后,曾以独立师师长的职位作诱饵,妄图策动许继慎叛党,被他断然拒绝。 1927年5月,在武汉反击夏斗寅叛乱的战斗中,时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25师72团团长的许继慎在团部被围,战斗十分危急的关键时刻,他身先士卒,手执团旗,率领3个连队向叛军猛烈攻击。激战中,他被子弹击中胸肋,身负重伤,但仍坚守岗位指挥战斗,直到平息了叛乱。 1930年3月,党中央派许继慎前往鄂豫皖苏区,任鄂豫皖特委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军长、鄂豫皖特委委员,他与鄂豫皖特委书记郭述申、军政治委员曹大骏、副军长徐向前等领导,整编了鄂东北、豫东南、皖西三个苏区的红军,成立了中共鄂豫皖特委,实现了鄂豫皖红军的统一指挥。在许继慎等指挥下,红1军从6月到8月,先后攻克皖西和京汉铁路南段许多城镇,毙伤俘国民党军7000多人。红1军由组建时的2300多人很快发展到5000多人,相继取得英山、四姑墩、光山、金家寨、香火岭等战斗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鄂豫皖苏区。 被捕牺牲 1931年张国焘把持了鄂豫皖苏区的军政大权。许继慎明确反对张国焘提出的远离苏区,冒险进攻的错误军事方针,引起了张国焘的不满,加之国民党特务实施离间阴谋,致使许继慎遭到了逮捕。 1931年11月被张国焘杀害于河南省光山县白雀园,年仅30岁。 成就贡献 许继慎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被选为安徽省学生联合会常委兼联络部部长,领导并参与了学生运动,是当时在军校颇有影响的进步组织。 许继慎在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两次东征中,许继慎等一批黄埔学生军党员基层指挥员,率部奋力作战,为击溃陈炯明等军阀的主力部队,扭转战局,立下战功。 鄂豫皖苏区第二次反围剿期间,率第11师一个团与第10师一个团全歼独山守国民党一个团,歼国民党2千余人,恢复皖西根据地,对巩固、发展鄂豫皖根据地和壮大红军队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轶事典故 军校点滴 23岁的许继慎在填表时特别说明他曾经做过社会革命运动。安徽省六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蒋二明介绍,在军校的日子里,许继慎认真学习《步兵操典》、《战术学》、《兵器学》、《地形学》等军事理论,门门功课都取得了优异成绩。作为一个非常活跃的人,许继慎在黄埔军校起了很好的作用,是黄埔军校很有影响的一个人。在黄埔学生军中,许继慎崭露头角。在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两次东征中,许继慎等一批黄埔学生军党员基层指挥员,率部奋力作战,为击溃军阀的主力部队,扭转战局,立下了战功。在淡水战役中,许继慎因功升任连党代表。在棉湖战役中,因作战勇敢任连长。同年10月,调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3师第7团少校干事、团代理党代表。 两次反围剿 鄂豫皖苏区第一次反围攻剿期间,1930年11月24日,许继慎率部攻克谢店,全歼国民党13师补充1团一个营。1930年12月14日,在皖西的红1军攻克金家寨,歼灭国民党46师一个营和民团1千余人。16日,占麻埠、独山、叶家集。18日,在苏家埠、韩摆渡歼国民党46师两个营。30日于东西香西香火岭战役中歼灭3个团,击溃3个团,歼灭国民党3千余人,1931年1月14日,红1军商城二道河西南四顾墩的叶家墩子战斗,歼灭国民党30师一个团。 鄂豫皖苏区第一次反围剿之后,1931年2月下旬,红11师长、红四军前委委员许继慎率部进逼京汉路信阳南段。3月1日,33团夜袭李家寨车站,击毙国民党新12师1旅旅长侯镇华,缴获大批军用物资;5日,袭占柳林车站并再度攻占李家寨车站,全歼国民党新82师一个营,击溃国民党新12师两个团。1931年3月9日,与第10师蔡申熙共同取双桥镇大捷,本战活捉师长岳维峻,共毙国民党1000余人,俘国民党5000多人。鄂豫皖苏区第二次反围剿期间,率第11师一个团与第10师一个团全歼独山守国民党一个团,歼国民党2千余人,恢复皖西根据地。巩固和扩大了鄂豫皖苏区。 人物评价 1930年许继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军长时周恩来评价他说:“许继慎政治上很强,很能打仗,把叶挺独立团的战斗作风带到了红四方面军”。 2007年出版的《徐向前回忆录》中徐向前评价许继慎说:“把三个师捏在一块,许继慎是很有功劳。” 198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为33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后增至36位),并誉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评选活动中,许继慎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后世纪念 烈士陵园 许继慎将军陵园位于裕安区青山乡土门店许继慎故居处,纪念馆由许继慎雕像、纪念馆及许继慎故居三部分组成,占地6000多平方米。许继慎将军纪念馆占地400平方米,前方树有许继慎的铜像,高2.8米,底座为黑色大理石,徐向前元帅提有“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军长许继慎同志之墓” 的碑文。陵园内还有事迹陈列馆等建筑及设施。 邮票纪念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5周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人民军队早期将领(一)》纪念邮票,安徽籍军事家许继慎位列其中。许继慎将军邮票设计者为著名国家级邮票设计专家王宏剑。8月1日该套邮票首发式。 诞辰纪念 2001年11月28日上午,省委、省政府及省军区在六安市隆重举行许继慎将军百年诞辰纪念活动。省委副书记沈跃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春生、省政协副主席岳书仓、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张金荣等出席了纪念活动,许继慎将军亲属代表及六安市、裕安区负责同志和各界群众代表参加了纪念活动。
Cantonese Patriot的第一次反恐戰爭 Zhongjing Liu | 劉仲敬 Follow Feb 9 · 8 min read 1924年8月9日,孙文、蒋介石扣押广州商团军械。 “广州商团是粤商维持公安会(前身为一九零七年冬成立的粤商自治会)为维持地方公安而倡办的。清末至民初,官兵为暴于民,盗匪出没城乡,白昼抢劫。殷商巨贾为保护商场和资本家的生命财产,遂于一九一二年成立了商团,购枪自卫。最初参加的,只有四十人。龙济光踞粤时,济军与劫匪伙同作恶,时入民家搜查,乘机抢劫财物,还经常调戏妇女。商团以警察不敢干涉,乃穿制服荷枪出巡。一般商人们既信不过警察,也信不过防军,认为商团确能收自卫之效,参加者越来越多。在桂系军阀统治广东时期,除设在西瓜园的商团总部外,老城、新城、东南关、西关、河南都设有分团,而以西关方面为多。至一九二一年,商团军已发展到四百多人。 加入商团的商店,要出资购置枪枝、子弹、服装,并派出人员参加商团军。每一个商团军成员都另有一个人充当后备。成员都是资本家、老板或少老板、司理、掌柜之类,后来也有出钱雇人代替的。商团除了操练外,还要维持市面秩序。各分团规定分段出巡,每队三五人至七八人不等。有时捉到小偷、劫匪,就送到公安局去处理。商团和劫匪直接驳火,打起来的时候也有。一九二一年以后,广州商团与佛山、顺德、九江、乐从以至江门各地商团组织联团,联团间架了专线电话,还互相派队巡逻,乡与乡间,设有擂鼓,互通声气,俨然成地方武装的性质。由于当时军队频频调防,调防以后的真空期间,商团是起了维持地方治安作用的。” “陈(廉伯)在粤商维持公安会成立时(一九一二),担任理财课主任。此后七八年间,他利用汇丰买办身份,勾结军阀、官僚、殷商、士绅,不断提高其社会地位和增值财富。其手法有:(一)为殷商们在汇丰开特别账户,办信用抵押贷款、减费汇兑、高息存款等,为汇丰多赚放款利息和吸收大量存款。他既为主子效了忠,自己也趁机捞一大把,而殷商们通过陈的帮助得到周转(实际是趸积居奇)的资金,便对陈推崇备至。(二)趁清末民初政局频频变动、官僚渴欲得到外国庇护以保存其财产的机会,由汇丰代管官僚产业契据,并存入其金砖、外币。汇丰赚了钱,进一步操纵了清国官场,官僚们得到护符,感激陈之德,陈遂开拓了和官场勾结的道路。(三)和统治广东的军阀相勾结,与龙济光、萨镇...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