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汉子吴旸谷 辛亥革命网 2013-08-14 00:00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张健初 查看:26849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合肥汉子吴旸谷死了。合肥汉子吴旸谷死时身中7枪。吴旸谷知道自己会有这样的下场,他在生命的最后,还为自己留下一首诗,可惜这首诗只写 合肥汉子吴旸谷死了。 合肥汉子吴旸谷死时身中7枪。吴旸谷知道自己会有这样的下场,他在生命的最后,还为自己留下一首诗,可惜这首诗只写了一半,死神就无情地闯了进来。 合肥汉子吴旸谷的鲜血如花,在安徽都督府的墙头的五色旗上,是那最红的一道。 晃眼100年过去。 壹 1911年10月7日,一位年轻人由上海溯江而上,由上海来到安庆。 落脚之处,是姚家口萃萍旅馆。 史沛然《安庆辛亥革命始末》称:“我省革命志士,迭次在萃萍旅馆秘密集议,商讨革命起义具体事宜。策划者有吴旸谷、胡万泰、史逢甲(沛然)、李乾玉(瑜)、陈安仁、吴士英、路靖坤、韩蓍伯(衍)、王孟起、杨佩龙等。” 一批刚烈志士,以合肥汉子吴旸谷为中心。 吴旸谷,原名吴春阳,1883年生于合肥北乡双墩集。1903年创办自强会。1904年去上海,与高荫藻等创办青年学社,加入了军国民教育会。与万福华等密谋刺杀王之春失败,1905年春,受合肥士绅蒯光典资助,赴日留学。当年8月20日,与孙中山、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同盟会,任会安徽分会主盟。冬回国,动员岳王会主要骨干集体加入同盟会,并在合肥成立分支机构江淮别部(武毅会)。1906年与柏文蔚、赵声、倪映典等成立同盟会南京支部。 就是这样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核心人物。 吴旸谷抵达安庆第4日,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 次日,谋略处以军政府名义,向安庆发来《檄安徽文》:“皖省当南北之中,江淮战争,常集于此,故多骠骁勇敢之士。前明之亡,义师屡起。泊于近代,则有徐锡麟、熊成基其人,前仆后继。可见皖人之痛恨异族,食息梦寝,未或忘之。夫昔之举事,胜少难多,每为深恨。今武昌克复,近在接壤,又处上游,当全国之中心,地广兵精,可战可守。倘能念我汉族,同是炎黄血胤,复仇起义,重为四万万同胞雪大辱,不忍漠视其患难,相与左提右挈,靖此南陲,挥刀北指。事成之后,共建民主,永享治平,岂惟皖、鄂之幸福,抑亦我四万万人之幸福也……” 吴旸谷身体不好,闻此檄文,当即“呕血不止,来视者,咸感动,誓一决。” 吴旸谷继续溯江而上。此次西行目的有二:一,与黄兴等,会同武昌起义的领导人,组织同盟会各分会响应武昌起义;二,寄希望于湖北新任都督黎元洪,能在军事上给予支持。 但,此时的湖北军政府,自顾不暇,根本无力声援。不仅如此,军火支持也只是口头承诺,无力兑现。不得已,10月28日,吴旸谷只能带一个“皖鄂联络员”头衔,空返安庆。 贰 安庆起义前夜,姚家口萃萍旅馆,吴旸谷主持了高层秘密会议。 孙传瑗《安徽革命纪略》回忆,“是时党人在皖者,如吴旸谷、韩衍、管鹏等,鉴于丁未、戊申两役之失败,组织涣散,乃不得不变易方法,从发动巡防营及抚署部队,与新军联合入手。” 参加最后决策的十数人,是精英中的精英:王天培、管鹏、韩衍、胡维栋、杨辔龙、金维系、刘焕文,等等。新军方面,六十一标柏玉田、张保德,六十二标阚鼎泰、李乾玉。另有陆军测绘学堂刘松龄,陆军小学堂夏斌等。 决议如下: 讲武堂教官胡万泰为临时总指挥,孙方瑜为副总指挥。 起义时间:10月30日。 行动计划:先由南庄岭六十二标先行发难,五里庙六十一标以及马山马营、棋盘山炮营、大关帝庙工程营等,继而举旗与之呼应。第一目标是攻占六十一标本部,夺取子弹,再合力围攻省城。吴旸谷则身先士卒,率“敢死队暨同志数人,居城内总部,备策应从中起。” 但事态发展并不如人意。 首先,总指挥胡万泰临阵畏葸,借口“送母”离开安庆,副总指挥孙方瑜意外重病在床。 其次,六十二标李乾玉因归营太迟,让标统顾琢塘关了禁闭,计划无法实施。 六十一标倒是按时行动了,但标统胡永奎早有防范,率弁兵居高临下反击,双方相持到11点,因不见六十二标接应,不得不无功而返。 在炮营,队官陈安仁、排长吴士英按计划逐走管带,却发现炮上机关预先做了手脚,根本无法使用。 31日中午,六十二标一营排长李乾瑜,正目葛瑞芝愤激发难,围攻标部,交战中,葛瑞芝惨烈牺牲。后李乾玉率六十二标驱走标统顾琢塘,浩浩荡荡由南庄岭围攻安庆城。城东六十一标闻讯也果断加入。薄暮时分,起义军逼近城垣,多次发动进攻。至夜二更,西门外的的马营也举起义旗,一时间,枪炮隆隆,火光烛天。但此时的安庆城防,已由朱家宝紧急调动的江防营严密把守,无法攻破。 在城内,吴旸谷组织的敢死队,也因城外军力攻不进来,有力无处使。 双方相持一宿,最终攻城失利,起义告败。 叁 此时省城安庆外围,风起云涌:上游马毓宝在九江称都督,下游淞沪各地先后光复,浙江朱瑞逐走浙抚宣告独立,江苏巡抚程德全宣布苏省独立于苏州。安庆实际已经成为一座孤城。 孤守安庆的安徽巡抚朱家宝,看上去是条硬汉,但内心十分痛苦。尽管如此,他还是表现出了大男人的阳刚之气。“食清之禄,死清之事,城存与存,城亡与亡。”在清政权摇摇欲坠的大背景下,能如此说话者,全中国恐怕也只有朱家宝一人。 11月6日,窦以珏、童挹芳、洪思亮等社会名流,来到抚署,劝说朱家宝仿效江苏巡抚程德全,顺应民意,宣布安徽独立。但朱家宝回绝了他们的劝说。这让窦以珏他们很失望。从巡抚出来,他们商定,绕开朱家宝,自行其事。 11月7日,继任咨议局议长童挹芳、联合安徽各大团体,集议于咨议局,议决11月8日自行宣告独立,改悬革命军五色旗帜。议决共6条,其中最后一条是“朱家宝去留,听其自决。” 朱家宝却180度大转弯,当童挹芳他们再次上门时,他不仅接受建议,而且答应出任都督一职。 11月8日,咨议局联合起义军代表在高等审判厅开会,宣布安徽独立,朱家宝为都督,王天培为副都督。安徽巡抚衙门临时改为安徽都督府。当日,头门外除五色旗外,另高竖起两面白旗,一上书“宣布独立”,一上书“兴汉保民”。 新任安徽副都督王天培,也是合肥汉子,他长吴旸谷3岁,1904年留学日本陆军学校,后追随孙文、黄兴等加入同盟会,此前为安徽陆军测绘学堂提调。 相比于老奸巨滑的朱家宝,咨议局以及革命党人更倾向王天培。于是11月9日,借口其他各省均无副都督一职,要改王天培军事总监。 王天培年轻气盛,又有炮营支持,自然不满足“军事总监”。11月11日,革命党人召集军、学等界代表开会,再次宣布独立,王天培出任都督,管鹏为军务部长。会议结束,王天培赶到咨议局,逼他们限时交出都督印信。 肆 安徽宣布独立的11月8日,吴旸谷人在武昌,再度乞请黎元洪分兵支援。 闻知安庆独立,吴旸谷当即乘船赶回安庆。王天培对吴旸谷尊重有加,当即以“副都督”相让。吴旸谷认为“东南未定,战事方殷,不能以一身羁留安徽”,坚辞不受。 11日革命党另起炉灶,众人又一致推举吴旸谷为安徽都督。吴旸谷再次拒绝:“南京未下,长江中梗,革命发展,尚待进一步努力,我应率师会攻金陵,不能坐镇皖省!”后以“民军经略”任之。 出任安徽都督的王天培,无论是年龄、阅历,或政治手腕,都不是朱家宝的对手。而安徽局势的复杂,又远在他们的想像之外。更要命的是,执拗的王天培,不顾众人反对,做出强行命令:“官界三日,军界半日皆剪发”。 留辫是延续了两百多年的习俗,一声令下,说要剪就要剪,哪能这么容易? 于是,百姓公怒。 原巡防营统领刘利贞,以反对剪发为由,召集包括地痞流氓在内几百民众,聚集到都督府门前广场,口口声声要“请愿”。 王天培没见过这种架势,手足无措,只得命令卫兵强行将都督府大门关闭起来。 危难时刻,吴旸谷挺身而出。 吴旸谷知道避也不是事,便坚持要只身出去解围。他让人牵来一匹马,想坐于马背之上,居高临下与民众对话。 聚集在都督府外的民众,本来是唱戏的少,围观的多,见都督府大门打开,有官员骑高头大马,由持枪士兵护卫,从容而出,气势便被压了一大半。而夹在人群中的地痞流氓,借势拼命尖叫:“革命党出来杀人了!”民众哪见过这个场面,人吓人,吓死人。顿时间,都督府广场乱成一团。这一乱,又把吴旸谷的坐骑给惊吓了,对天长嘶一声,立即奋蹄狂奔。 吴旸谷一介书生,勉强坐坐马还可以,但要熟练驾驭,绝无可能。而这匹惊吓的马,冲出人群后,转了个身,直奔梓潼阁,调头向南至龙门口,在十字街口稍做犹豫,又向西冲到司下坡。 吴旸谷俯在马背之上,先开始还能紧紧拽住缰绳,后来一路颠簸,天南地北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惊马从司下坡往下狂奔,一个摆身,也把吴旸谷从马背上摔下来。 吴旸谷当即头破血流,人事不知。 对于吴旸谷,安庆城真的不是吉祥之地。 此之前,1906年,安庆督练公所成立马、步、炮、工、辎五种弁目训练所,吴旸谷与常恒芳等投身其中,结果让巡抚恩铭察知,下令缉捕,吴旸谷不得不连夜避走寿县。1907年徐锡麟起义失败,吴旸谷再赴安庆,希图联络同志再举。之后又遭官府密集搜捕,吴旸谷只得再次离开。 而此次在安庆,先是萃萍旅馆吐血,后是司下坡摔马,厄运连连。 再往后,结局又如何? 伍 接下来的几日,安庆城乱作一团。 原六十二标教练官刘国栋,率领一部分招收回来的新军,赶走维持省城治安秩序的巡警道祁耿寰,将巡警道衙门改为都督府,自封为安徽都督。而胡万泰,也匆匆赶回安庆,带领测绘学堂百余名学生,包围了巡抚衙门,逼朱家宝交出都督印信,并以皖军总司令的名义,四处散发安民布告。 小小安庆城,短短两天,居然冒出3个安徽都督,民众不知究竟该听谁好。 胡万泰先出一招,乘船西上,找到时任九江军政府海陆军总司令李烈钧,请求他们支援。按他的话说,掌控安徽局势,易如反掌,只要有两个营的兵力,就能摆平一切。既然这样简单,李烈钧当即就答应了下来。他向安徽派了两支军队,一支黎宗岳率领,一路东上,光复大通。另一支由黄涣章率领,直取安庆。 11月13日,黄焕章带着两营部队两千余官兵,以救世主的姿态,开进安庆城。 灾难由此开始。 11月15日,黄涣章进城第3天,就气势汹汹带兵至都督府,开口向咨议局借“饷”1万元。因为政局不稳,省库空匮,咨议局表示一时难以凑集巨款,但答应先筹2500元以缓急需。双方僵持不下,黄焕章恼了,命令手下拔枪就对天一阵狂射。 黄焕章卫队的枪声,是浔军围攻都督府的信号。听到枪声,浔军兵站站长顾英,当即带部下冲进藩库,将里面钱财洗劫一空。其余浔军,则分头攻占咨议局,抢掠军械所,火烧都督府。而乱了性的浔军,又趁天黑,至三牌楼、四牌楼,以及西门外商业繁华地段,见门撬门,见店砸店,“城内殷实富户,悉被搜劫,无一幸免,全城几至糜烂,公私损失三百万。” 安庆城在一片惶恐之中,度过了一个难熬之夜。 第二日,黄焕章假模假样枪毙了两个趁火打劫的市井流氓,将兵变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不仅如此,他又以“主政者无人”为由,自封为皖军都督。 陆 浔军兵变,吴旸谷又不在安庆。 前一日,芜湖急电,要他率兵配合柏文蔚攻打南京。人刚到芜湖,安庆打来电报,请他速回解围。 临行之时,芜湖军政分府司令吴振黄劝他率兵前行,吴旸谷考虑再三,婉言相拒。“若以兵往,彼心惧,谋抵抗,是地方再受腐烂也!”又说,“我当责以大义,事或解,皖之福;否则宁与吾被陷之父兄子弟同命。” 黄焕章对吴旸谷有些尊重,也有些畏惧,看到吴旸谷独身前来,气就软了三分。面对吴旸谷愤慨质询,更是无言以答,只能借“军饷不足”推诿。后双方议定,吴旸谷为浔军代筹军饷,黄焕章得军饷后,当即率兵出皖。 不料吴旸谷刚刚走出军营,黄焕章态度变了。 黄焕章采纳了奸人王则的谗言:“吴旸谷返安庆,必声讨乱皖之人。如声讨,你无望走出安徽。一不做二不休,杀了他,则皖可据而有之。” 于是,惨剧发生。 次日,黄焕章诱吴旸谷再入军营,他自己避而不见,反派兵将其强行软禁。城内各界闻知,急推代表与黄焕章进行沟通。散处城内外的军警,则义愤填膺,相约谋劫解救。黄焕章没料到情势急转直下,索性孤注一掷,秘密将吴旸谷枪杀。 1911年11月18日,合肥人吴旸谷身中7弹,倒在血泊之中。 他的袋中,还有半首绝命诗:“来来去去本无因,只觉区区不忍心。拼着头颅酬死友,敢将多难累生灵……” 这一年,吴旸谷28岁。 1934年1月下旬,国民党四届四中全会在南京召开。全会决议:有感于吴旸谷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满清,创立民国之功绩,特追认为上将。 民国《安徽通志稿》编纂,专门列有《吴旸谷传》一节。 志士简介 吴旸谷(1884-1911)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原名春阳。安徽合肥人。1901年创办强国会,提倡民权。1905年东渡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任安徽支部主盟人。1911年武昌首义后返安庆,拟定10月30日晚起义,事败。11月安徽独立,被推为全省经略。旋奉派赴江西九江请兵援皖。江西兵入安庆城,因军纪欠佳,城内秩序大乱。见此状,不胜愤慨,乃严词遣责其殃民之罪,被江西兵团长黄焕章枪杀。
Cantonese Patriot的第一次反恐戰爭 Zhongjing Liu | 劉仲敬 Follow Feb 9 · 8 min read 1924年8月9日,孙文、蒋介石扣押广州商团军械。 “广州商团是粤商维持公安会(前身为一九零七年冬成立的粤商自治会)为维持地方公安而倡办的。清末至民初,官兵为暴于民,盗匪出没城乡,白昼抢劫。殷商巨贾为保护商场和资本家的生命财产,遂于一九一二年成立了商团,购枪自卫。最初参加的,只有四十人。龙济光踞粤时,济军与劫匪伙同作恶,时入民家搜查,乘机抢劫财物,还经常调戏妇女。商团以警察不敢干涉,乃穿制服荷枪出巡。一般商人们既信不过警察,也信不过防军,认为商团确能收自卫之效,参加者越来越多。在桂系军阀统治广东时期,除设在西瓜园的商团总部外,老城、新城、东南关、西关、河南都设有分团,而以西关方面为多。至一九二一年,商团军已发展到四百多人。 加入商团的商店,要出资购置枪枝、子弹、服装,并派出人员参加商团军。每一个商团军成员都另有一个人充当后备。成员都是资本家、老板或少老板、司理、掌柜之类,后来也有出钱雇人代替的。商团除了操练外,还要维持市面秩序。各分团规定分段出巡,每队三五人至七八人不等。有时捉到小偷、劫匪,就送到公安局去处理。商团和劫匪直接驳火,打起来的时候也有。一九二一年以后,广州商团与佛山、顺德、九江、乐从以至江门各地商团组织联团,联团间架了专线电话,还互相派队巡逻,乡与乡间,设有擂鼓,互通声气,俨然成地方武装的性质。由于当时军队频频调防,调防以后的真空期间,商团是起了维持地方治安作用的。” “陈(廉伯)在粤商维持公安会成立时(一九一二),担任理财课主任。此后七八年间,他利用汇丰买办身份,勾结军阀、官僚、殷商、士绅,不断提高其社会地位和增值财富。其手法有:(一)为殷商们在汇丰开特别账户,办信用抵押贷款、减费汇兑、高息存款等,为汇丰多赚放款利息和吸收大量存款。他既为主子效了忠,自己也趁机捞一大把,而殷商们通过陈的帮助得到周转(实际是趸积居奇)的资金,便对陈推崇备至。(二)趁清末民初政局频频变动、官僚渴欲得到外国庇护以保存其财产的机会,由汇丰代管官僚产业契据,并存入其金砖、外币。汇丰赚了钱,进一步操纵了清国官场,官僚们得到护符,感激陈之德,陈遂开拓了和官场勾结的道路。(三)和统治广东的军阀相勾结,与龙济光、萨镇...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