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驻包镇守使孔庚——辛亥期间率军进占包头湖北浠水吴禄贞参谋

驻包镇守使孔庚——辛亥期间率军进占包头 2018-12-06 由 聚焦包克图 發表于新闻 【聚焦学习】 包头镇守使孔庚 (1873年-1950年) 孔庚,字雯掀,1873年5月生于湖北浠水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13年任晋西镇守使坐镇包头,他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是包头近现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 孔庚早年在私塾读书,得到私塾先生资助,后考取“秀才”,进入武昌“西湖书院”。1905年,孔庚考入官费留日进入士官学校。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与阎锡山、唐继尧等组织“铁血丈夫团”。1909年,孔庚回国。1910年,孔庚参加北京各省留日士官卒业生复试,各省同盟会员借此机会互相通告各省革命状况。1911年,孔庚任广西陆军学堂教官,因组织刺杀广西巡抚张鸣岐事泄,转至清军第六镇统制同盟会员吴禄贞手下当参谋。1911年10月29日,山西革命军处死山西巡抚陆锺琦。次日,组成山西军政府,推八十六标统带阎锡山为都督。派革命军驻防娘子关战路要地。在石家庄间锡山会见吴禄贞,吴禄贞自称“我是老革命党”。11月6日,吴禄贞被密探所杀。孔庚招抚第六镇流散官兵千人,投奔阎锡山都督。阁锡山派孔庚驻雁门关,任塞北招抚使。12月4日,归绥后路巡防营统领周维藩率革命军进占大同。正当革命形势大好之时,12月12日,革命军所占娘子关失守。不久,北洋第三镇协统卢永祥占据省垣。 阎锡山骑着毛驴,只有一随从抵达大同,灰心地说“我不干了,吾将去五台山,削发入山惟诸君谅我,感且不朽。”周维藩和孔庚劝其说:“大势所趋,革命必成,省垣虽失,无损全局。”仍拥阎锡山为都督,孔庚为前敌总司令兼第一师师长,王家驹为统带。周维藩为参谋长兼二师师长,刘少谕为统带。 革命军在雁门、大同腹背皆敌,粮秣不继,决定西行取包头、五原与陕西革命军汇合。1911年12月15日,阎锡山、孔庚、周维藩率军向偏关行进。西行数日,见骤17头,背负双篓,官印严封,是贡北京皇帝的黄河鲤鱼,正好犒军白水煮食之。过黄河向包头进伐,遇包头“马号巷辛亥义举”失败而逃亡的新军吴金山,得知包头近况。 1912年1月11日,萨拉齐同知呼延庚报称:“二十三日四更时,包镇失守。探悉系前溃兵胁去查无下落之后路巡防统领候补周维藩,勾结击散革党为乱,专与归绥反对,势甚汹涌。”孔庚部进至包头,南京共和政府已成立,“一日之间,旌旗变色,全市庆祝,欢声雷动”(方仲纯《辛亥塞北革命纪略》)。阎锡山在包头置包东州。1月26日,清军前八旗统领(曾是副将衔两江补用游击被革职)谭涌发率军从归绥(今呼和浩特)至萨拉齐,潜伏在刀什尔村。革命军至仓卒应战,统带王家驹阵亡,顿时革命军军心大散。孔庚奋然号召:“革命以民心向背为成败,不恃坚城,不恃利器,吾侪为人民幸福而革命,故可以伯轩(即王家驹)一人之死而自衄,必前进。”革命军改变东进,经托克托、宁武至忻州。南北议和后,驻太原清兵第三镇调离山西,阎锡山返回太原。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被委以全国铁路督办虚衔。孙中山离京赴太原,临离太原时召见孔庚和周维藩时说:“吾行南北,见起义将领,无如阎之庸暗鄙僿者,连日细察之,非特庸鄙也,其人实诡随,居心不可问,曷足以语革命。”不久,周维藩、孔庚受阎锡山排挤。 来源:《福在老包头》 點我分享到Facebook 相關文章 “商贾会馆”、“包镇大行”、“包镇公行”:看看那时商人自治下的包头城 2017-08-22 这一天,是清朝雍正末年的一个晴朗冬日。太阳已经升起很高,老包头村照常熙熙攘攘,商家们打理着各自的店铺。几个闲人,披着破袄,从东街逛到西街,又从南街逛到北街。很快,他们就发现了热闹。那排临街店铺前,两个商人正隔着一堆垃圾对峙,面红耳赤地互相指责着、谩骂着。 民国首任绥远将军张绍曾:阻止内蒙古分裂 2013-11-14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之后,北洋军师长张绍曾于1912年10月接替清末最后一任绥远城将军堃岫,担任中华民国首任绥远将军兼垦务督办。一当时,归绥兵备道改为观察使,各抚民理事厅一律改为县制。1912年3月,过了春节即进入民国元年,从中央到地方各衙门新官纷纷走马上任。 辛亥革命北方首义:山西新军起义,阎锡山从此登上历史舞台 2018-01-29 当时,南方各省的革命党人比较活跃,当武昌起义爆发后,湖南、江西相应起义宣布独立。在北方,靠近清政府京城的山西,也及时地发动了起义,积极地响应了武昌起义,极大的打击了满清政权。 1911 年,山西辛亥革命大事记(二) 2018-11-22 11月中旬忻代宁告团成立后,即行誓师北上,向大同进直。大同成立军政府,推李德懋为都督,李国华为副都督;宋世杰为统领,常席儒为参谋长。 升职令竟成催命符,山西末代巡抚陆钟琦的家族悲剧 2016-10-31 1910年10月 6日,陆钟琦来到太原,接任山西巡抚。对于陆钟琦而言,这一次的擢升完全是一个意外。前任山西巡抚丁宝铨素称能吏,中枢其实从来没有撤换他的意图,但是,为了平息因“文交惨案”而引发的舆论风暴,只得将其去职。 阎府深深览风云 2016-08-20 阎锡山统治山西近四十年,是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他的旧居,上千间楼阁殿堂错落有序,三十座庭园院落环环相套,占地面积达33000平方米,堪称中国近代私人官邸之冠。 军阀的背影(11):北洋“凶镇”——新建陆军第六镇 2016-10-27 接上篇《军阀的背影(10)北洋六镇前五镇的前世今生》新建陆军第六镇(驻京师南苑、保定)统制官王士珍(后为赵国贤、段祺瑞、吴禄贞,改为第六师后,师长先后为李纯、齐燮元)。步队第十一协统领:陆建章(后为李纯、马继曾)、步队第十二协统领:周麟符(后为吴鸿昌、张敬尧)。 不被承认的“都督”之位(阎锡山在山西) 2017-02-28 用历史温暖现实。大家好,这里是《山西人pia山西》,我是小鼠,接着上回,我们开讲起义后的阎锡山。29-30岁:太原起义后第45天,阎锡山被清军赶出了太原城。带着被清军一路追击的残兵败将,踉踉跄跄来到了包头城下。刚摆开阵势还没开打,包头守军就一溜烟跑光了。 辛亥革命时北方很少革命,这个省革命成功后遭清军重兵围剿 2018-07-27 不过,乱的主要是南方,北方作为清廷的基本盘基本没啥乱子,山西虽然革命成功但显得十分孤立,面临清军重兵围剿。 近代中国第一烈士,百分之九十的人不知道 2017-03-07 在风起云涌的近现代,无数华夏儿女为了推翻满清,让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献出了自己鲜血和生命。有这样一个人,教科书没有告诉我们,报纸电台,也没告诉我们,就像历史长海中被泯灭的一颗明珠,但他的光芒指引着我们去追寻。 辛亥革命太原起义歌 2017-03-12 十月廿九黎明天,革军起太原。军界与学界,临时组织新政团。都督阎锡山,副都督温寿泉。派兵去守娘子关,遣将联合鄂陕燕。北方起义我争先,清廷吓得心胆寒。光汉,光汉。统制吴禄贞,石庄暗接连。南议和,北战停,人心皆向汉,太行以西无腥膻。专制余毒产,共和基础建。国旗遍晋垣,光彩映云山。 他官居山西巡抚,却是革命党潜伏的伪装者,惨死于刺客枪下! 2016-03-05 撰文:朱淑君 图片来源:网络1911年10月的滦州兵变,被段祺瑞兵不血刃地扼杀在萌芽之中。前日,朱言写过一篇《这场兵变远比武昌起义厉害,大清王朝差点死得更早,而且很惨!》,讲的就是滦州兵变,需要了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李国玺:保障部队物资供应的好管家 2017-11-13 李国玺李国玺,汉族,小名苗有子,曾用名李琳、李忠民,1920年出生,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白只户村人。李国玺出生在一个家境贫寒的农民家庭,7岁开始给地主放牛、放马,11岁开始半工半读,几年后辍学回家务农。 这个没上任的山西巡抚一死,大清朝续命四个月,袁世凯才一飞冲天 2016-10-10 1911年10月10日武昌爆发起义,消息传到北京,北京的大清王公贵族们烟照抽,舞照跳,不为所动。他们以为这又是一出南方人搞的玩闹,只要朝廷出手,一定会被镇压下去。随着武昌形势发展,渐有蔓延之势,清廷这才发现这次的事不一般,开始认真对待了。 太多新闻看不过来?搜索试试! Copyright ©2020 / 用户协议 / DMCA / 联系我们 包头兵变孔庚死里逃生 孔庚部下张培梅亦是辛亥革命元老,早对师长宝座垂涎三尺。当时阎锡山认为孔庚部驻防绥远,绥远都统潘矩楹应发给军饷,而潘矩楹认为孔庚是晋军编制,军饷应由阎锡山发给。孔庚师军饷无着,军士不满,张培梅暗中策动兵变向孔庚要饷。 1914年农历端午节,张培梅手下王光吉团一营一连士兵冲进孔庚唐师部(今包头四十中学校址),孔庚听到枪声从后窗跳进一菜窖,兵变士兵冲进孔庚住所打死值班参谋和一副官,然后抢走师部现金,始在城里商号复盛公等处抢劫。距孔庚师部就近的义同厚(皮毛店)是赵守钰团部,赵守钰得知此事一面命兵将孔庚师部保卫起来,一面去见张培梅。张培梅不如孔庚死活,只令各团将士兵召回特命后赵守钰秘密将孔庚从菜窖接到他的团部,然后宣布孔庚已死,并设灵堂公祭命令各连来吊丧。张培梅借故没参加,当王光吉团一营一连来时,早有伏兵将其全连士兵捕获,然后全部在后院用锄草刀处死,拉到城外(今东河体育场)浇汽油火化。 包头兵变时,张培梅立电阎锡山说孔庚克扣军饷被士兵打死,阎锡山复电让张培梅代理师长。当得知孔庚未死,无奈让张培梅为雁北镇守使,令孔庚、赵守钰返晋。孔庚、赵守钰知返晋必遭阎锡山报复,只好求救潘矩楹。潘矩楹怕节外生枝,只好将赵守钰部遣散。孔庚至此与阎锡山积怨甚深。1915年,孔庚为晋北镇守使,坐镇大同。1916年孔庚回到湖北武昌。 二次率军来包抗击库伦蒙古军 1919年11月30日,外蒙古库伦活佛哲布尊丹巴在沙饿支持下,宣布“独立”,哲布尊丹巴自称“大蒙古帝国日光皇帝”。不久,与沙俄签订殖民地条约“俄蒙协议”。 1912年冬,哲布尊丹巴组织库伦蒙古军,始向内蒙古进犯,妄图内外蒙古形成“独立”实体。国民政府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令北洋新式陆军、东三省“奉军”、热河“毅军”、山西“晋军”加以防卫。阎锡山命孔庚率军第一师出征。 1913年6月,孔庚率军二次来包,下辖张培梅旅,有王光吉团、傅存怀团、赵守钰团,约2000余人。1914年10月,库伦蒙古军已至包头西之乌拉特部,孔庚驻扎在哈达莫拉山口。在昆都仑河谷赵守钰团与库伦蒙古军发生激战。赵守钰身先士卒,一手拿刀,一手提枪率敢死队与敌拼杀,迫使库伦蒙古军向北逃窜。赵守团回包头镇受到市民夹道欢迎。 外蒙古哲布尊丹巴在内蒙古各盟旗反对“独立”的呼声中,军事进攻又节节败退,1916年最终放弃“独立”,中央政府册封他为呼图克图汗。昆都仓战后孔庚部驻守包头。 點我分享到Facebook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Cantonese Patriot的第一次反恐戰爭 Zhongjing Liu | 劉仲敬 Follow Feb 9  · 8 min read 1924年8月9日,孙文、蒋介石扣押广州商团军械。 “广州商团是粤商维持公安会(前身为一九零七年冬成立的粤商自治会)为维持地方公安而倡办的。清末至民初,官兵为暴于民,盗匪出没城乡,白昼抢劫。殷商巨贾为保护商场和资本家的生命财产,遂于一九一二年成立了商团,购枪自卫。最初参加的,只有四十人。龙济光踞粤时,济军与劫匪伙同作恶,时入民家搜查,乘机抢劫财物,还经常调戏妇女。商团以警察不敢干涉,乃穿制服荷枪出巡。一般商人们既信不过警察,也信不过防军,认为商团确能收自卫之效,参加者越来越多。在桂系军阀统治广东时期,除设在西瓜园的商团总部外,老城、新城、东南关、西关、河南都设有分团,而以西关方面为多。至一九二一年,商团军已发展到四百多人。 加入商团的商店,要出资购置枪枝、子弹、服装,并派出人员参加商团军。每一个商团军成员都另有一个人充当后备。成员都是资本家、老板或少老板、司理、掌柜之类,后来也有出钱雇人代替的。商团除了操练外,还要维持市面秩序。各分团规定分段出巡,每队三五人至七八人不等。有时捉到小偷、劫匪,就送到公安局去处理。商团和劫匪直接驳火,打起来的时候也有。一九二一年以后,广州商团与佛山、顺德、九江、乐从以至江门各地商团组织联团,联团间架了专线电话,还互相派队巡逻,乡与乡间,设有擂鼓,互通声气,俨然成地方武装的性质。由于当时军队频频调防,调防以后的真空期间,商团是起了维持地方治安作用的。” “陈(廉伯)在粤商维持公安会成立时(一九一二),担任理财课主任。此后七八年间,他利用汇丰买办身份,勾结军阀、官僚、殷商、士绅,不断提高其社会地位和增值财富。其手法有:(一)为殷商们在汇丰开特别账户,办信用抵押贷款、减费汇兑、高息存款等,为汇丰多赚放款利息和吸收大量存款。他既为主子效了忠,自己也趁机捞一大把,而殷商们通过陈的帮助得到周转(实际是趸积居奇)的资金,便对陈推崇备至。(二)趁清末民初政局频频变动、官僚渴欲得到外国庇护以保存其财产的机会,由汇丰代管官僚产业契据,并存入其金砖、外币。汇丰赚了钱,进一步操纵了清国官场,官僚们得到护符,感激陈之德,陈遂开拓了和官场勾结的道路。(三)和统治广东的军阀相勾结,与龙济光、萨镇...

马勇:皇族内阁:合理的安排,致命的选择

文章阅读 登录 马勇:皇族内阁:合理的安排,致命的选择 更新时间:2018-01-19 03:43:33 作者:  马勇  ( 进入专栏 )      甲午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就是一个不曾发生近代转型的中国,面对一个完成了近代转型的日本,因而中国的失败,不是武力不如人,不是经济不如人,主要的就是中国没有像日本那样进行转型,将一个“前近代”王朝转变为现代国家。    十年一梦       没有实现近代转型的国家责权利混沌不分,帝国最高领导人不论是慈禧太后,还是光绪帝、恭亲王,他们无不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各位大臣如翁同龢、李鸿章,也无不竭尽全力,避免失误,力争胜利。但是假如我们对照中日双方最高决策当局、执行层面的差异,就很容易理解“夙夜在公”并不是事必躬亲的理由,事必躬亲更不是胜利的必然前提。没有好的体制,君臣都累,且不易成功;一个好的体制,各司其职,治大国若烹小鲜。于是我们看到,甲午战后,改革、维新、强军、富国、新民,需要变革的事情多如牛毛,但其牛鼻子,无疑属于怎样重建一个面向世界的政治架构,合理配置权力,让先前无所不在的皇权有个大致边界,而不是继续让皇上表演独角戏。    在战后第一轮改革思潮中,康有为发现中国的症结在于体制封闭,上下隔阻,上有德音而不宣,下有呼号而莫达。天在上清帝第二书中指出,“夫以一省千里之地,而惟督抚一二人仅通章奏,以百僚士庶之众,而惟枢轴三五人得见天颜。然且堂廉迥隔,大臣畏谨而不敢尽言。州县专城,小民冤抑而末由呼吁。故君与臣隔绝,官与民隔绝,大臣小臣又相隔绝,如浮屠百级,级级难通;广厦千间,重重并隔。”怎样才能消解这个难题?康有为建议,仿举方正直言之士为议郎,分班轮值,上驳诏书,下达民间,实际上是要建构一个议院体制。    “设议院以通下情”(《上清帝第四书》),显然不是举方正直言极谏之士那样简单,而是一项综合改革,是体制大调整,既是对皇权的补充,也是对皇权边际的限制。至胶州湾事件发生,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六书中将这层意思说得更明白:“近泰西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然跪对顷刻,未能谋议,但为喉舌之司,未当论思之寄。若部寺督抚,仅为行政之官,譬于手足,但功奔持,岂预谋议。且部臣以守例为职,而以新政与之议...

陆荣廷(1859年8月13日-1928年11月6日 [1] ),中华民国旧桂系军阀领袖。 广西南宁武鸣县,时人称“陆武鸣”,游勇出身。辛亥革命时,被举为副都督;逼走沈秉坤、王芝祥,当上广西都督。又分化瓦解中国同盟会,镇压革命分子,起用旧官僚,建立起旧桂系对广西的统治。二次革命时支持袁世凯

陆荣廷 编辑 讨论4 上传视频 陆荣廷(1859年8月13日-1928年11月6日 [1] ),中华民国旧桂系军阀领袖。壮族,原名亚宋,字干卿,小名阿发, [2] 广西南宁武鸣县宁武镇雄孟村人,时人称“陆武鸣”,游勇出身。光绪二十年(1894年)受清朝招抚,编为健字前营。因镇压会党卖力,历任管带、督带、分统、统领。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报称驱逐革命军,克复镇南关(今友谊关),升左江镇总兵。宣统三年(1911年)授广西提督。辛亥革命时,被举为副都督;逼走沈秉坤、王芝祥,当上广西都督。又分化瓦解中国同盟会,镇压革命分子,起用旧官僚,建立起旧桂系对广西的统治。二次革命时支持袁世凯,被授予宁武将军、耀武上将军衔。护国战争前,因同袁世凯的矛盾激化,密谋讨袁。参加组织两广护国军务院,任抚军。旋任广东都督、两广巡阅使,桂系势力扩张到广东。护法运动开始,欢迎孙中山南下广州,陆任广州军政府粤湘桂联军元帅,并出兵攻占湖南抗击北军南侵。民国九年(1920年)驻闽粤军和广东民军将桂系驱逐出粤境。翌年孙中山命粤、滇、赣各军入桂讨陆,陆嫡系谭浩明部退往桂西继续抵抗。 民国十二年(1923年)乘陈炯明背叛孙中山粤军撤退,卷土重回广西。后逃离广西下野,寓居上海,后移居苏州。民国十七年(1928年)11月病逝于上海,享年70岁。民国十八年(1929年)灵柩运回广西,葬于武鸣区城西的狮子山。 中文名陆荣廷别 名陆亚宋、陆特宋、陆干卿、陆武鸣、陆宁武国 籍中国民 族壮族出生日期1859年8月13日逝世日期1928年11月6日职 业广西都督、广东都督、两广巡阅使主要成就统治广西,成为旧桂系军阀首领 参与护国讨袁战争 就任粤湘桂联军元帅(旧桂系集团首领)出生地南宁武鸣县逝世地上海葬 地武鸣区城西狮子山 目录 1 人物生平 ▪ 早年艰辛 ▪ 龙州立足 ▪ 抗法清匪 ▪ 桂省军职 ▪ 都督广西 ▪ 反袁讨逆 ▪ 护法混战 ▪ 下野去世 2 为政举措 ▪ 政治 ▪ 军事 ▪ 经济 3 人物评价 4 轶事典故 ▪ 荣廷睇相 ▪ 武鸣县名 ▪ 百姓印象 ▪ 无有遗产 5 人物荣誉 6 亲属成员 7 后世纪念 ▪ 墓地 ▪ 故居 8 生年争议 人物生平编辑 早年艰辛 清咸丰九年(1859年) 农历七月十五日(公历8月13日), [1] 陆荣廷生于广西武鸣县垒雄村(今南宁市武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