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柏文蔚造謠孫毓筠吸食鴉片,請總統讓他當都督 籌安會成員中的老革命黨,如胡瑛,如李燮和,哪個不是被本地同志排擠得無處容身,才去北京投靠老袁的?

柏文蔚造謠孫毓筠吸食鴉片,請總統讓他當都督 2017-07-08 由 楊早講史 發表于歷史 因此另一種說法可能更靠譜:柏文蔚一面放出風聲,揚言孫毓筠吸食鴉片,白天不辦公,不見客,一面又秘密求黃興轉請孫大總統派他為安徽都督。孫文回答說,柏文蔚、孫毓筠都是革命同志,又是安徽同鄉,讓他們自己商量。 陳獨秀到了安慶後,據說是擔任了都督府秘書長,但民國政府的備案中,他只是「秘書」。都督府秘書科上書大總統孫文,要求保護劉光漢(劉師培),陳獨秀的簽名「陳仲」列於第五位,不太像是掌事權的人。 【獨家限時送Airpods Pro】MoneyHero夏日出卡獎上獎!倒數1 天 Sponsored by MoneyHero 陳獨秀在孫毓筠手下的時間也不長。這可能與他的性格有關。據當時安徽都督府掌管文書及收發的科長張嘯岑回憶,陳獨秀「性情過於急躁,想一下子就把政治改革好,常常為了改革而與人發生口角,每逢開會,會場上只聽他一個人發言,還總是堅持己見,孫毓筠也無可奈何,還不得不從」。這樣的秘書不好用,用不好,是很自然的。 更關鍵的問題是:1905年與陳獨秀共同發起成立「岳王會」的柏文蔚,要與孫毓筠爭做都督。陳獨秀會站在誰的一邊?論關係交情,自然是柏文蔚更深,否則柏當上都督後也不會請陳獨秀正式擔任都督府秘書長,但陳獨秀是孫毓筠請回安慶,背之亦為不義。陳獨秀沒在都督府呆多久,就辭職去辦安徽高等學校,我懷疑跟他在孫柏之爭中難以自處有關。 想體驗死海礦物令肌膚再生? 官網全店折扣優惠高達80% Sponsored by Premier by Dead Sea 柏文蔚 柏文蔚也有難言的苦衷。岳王會解散後,他去南京入伍,曾做到第九鎮三十三標二營管帶。武昌事變後,柏文蔚從奉天南下,策動第九鎮統制徐紹楨起義,攻打南京,立下大功,被任為第一軍軍長兼北伐聯軍總指揮。他本不必回安徽與孫毓筠爭這個都督。 怎奈南北議和,終於告成。北伐夢想成為泡影,柏文蔚駐軍浦口,位置十分尷尬。蓋因此時張謇等人,實在難以容忍江蘇境內駐紮着安徽浙江等多省部隊,提出「蘇人治蘇」的地方自治口號,客軍難於存身。正好此時黃興命柏文蔚率軍護送孫毓筠回皖,清除地方勢力。柏文蔚自覺論革命資歷,論掌握實力,他都遠在孫毓筠之上,動動都督的心思,很正常。 孫毓筠 柏文蔚自己的回憶錄里,將這一場爭奪寫得十分堂皇:孫毓筠不斷請柏入皖,甚至說出「病在垂危,二子託孤」之語,柏文蔚推卻不過,來到安慶,發現孫在騙他。柏文蔚說,孫毓筠的用意,是想請他代理安徽都督,孫自己可以乘機入京,與袁世凱接洽,「另謀其他之出路」。孫毓筠是如此渴望進京,以致不等柏文蔚同意,便致電北京,請袁世凱任柏文蔚為代理皖督,進一步更「運動皖省商民紛來浦口請求回皖主持皖事,代理都督」,於是柏「不得已從之」,後來柏文蔚還幾次辭職,要把都督還給孫毓筠。(《烈武先生革命談話》) 【習慣籌備】在職媽媽都可以Work Life Balance? Sponsored by 習慣籌備 柏文蔚進行這段回憶談話時,洪憲復辟早已結束,孫毓筠作為「籌安會六君子」早已臭名昭著,所以柏文蔚怎麼說孫與袁世凱勾結也沒關係。試想袁世凱能給孫毓筠什麼樣的「出路」,比做本省的都督更有吸引力?籌安會成員中的老革命黨,如胡瑛,如李燮和,哪個不是被本地同志排擠得無處容身,才去北京投靠老袁的? 因此另一種說法可能更靠譜:柏文蔚一面放出風聲,揚言孫毓筠吸食鴉片,白天不辦公,不見客,一面又秘密求黃興轉請孫大總統派他為安徽都督。孫文回答說,柏文蔚、孫毓筠都是革命同志,又是安徽同鄉,讓他們自己商量。 於是柏文蔚仿張謇故智,提出一個口號叫「皖人治皖」——奇怪,孫毓筠也是安徽人,還是望族,他當都督難道不是皖人治皖?這裏有個說道。柏文蔚對人說,孫毓筠只是劉阿斗,真正的諸葛亮是韓衍,都督府實權握於韓衍之手,這個人是江蘇人,怎麼能夠治理安徽?孫毓筠任用外人,因此不配做安徽都督。 一時間,安慶城的目光都集中在這個江蘇人身上。 成立有限公司 套餐收費低至$2,800 Sponsored by 香港註冊有限公司 韓衍 點我分享到Facebook UNDEFEATED Tech anorak jacket - $799 Sponsored by ITeSHOP 相關文章 陳獨秀不願參與柏孫之爭,安徽的大權掌握在韓衍手裏 2017-07-08 因此另一種說法可能更靠譜:柏文蔚一面放出風聲,揚言孫毓筠吸食鴉片,白天不辦公,不見客,一面又秘密求黃興轉請孫大總統派他為安徽都督。孫文回答說,柏文蔚、孫毓筠都是革命同志,又是安徽同鄉,讓他們自己商量。陳獨秀到了安慶後,據說是擔任了都督府秘書長,但民國政府的備案中,他只是「秘書」。 民國了·安慶(4)奇士韓衍組織青年軍,打造了一支現代軍隊 2017-07-10 韓衍對青年軍的訓話里,反覆說到「志士未嘗不用錢,但是志士的錢要大家用,志士未嘗不吃飯,但是志士的飯要大家吃」,青年軍中從上到下,每人每月八塊大洋的津貼,「吃飯是上下一樣,並且要輪流挑水、買菜,有時還要集體勞動,做一些打柴、修路工作」。 奇士韓衍,身中五刀不死,當上了隱形安徽都督,立志創建有理想的軍隊 2017-07-10 韓衍對青年軍的訓話里,反覆說到「志士未嘗不用錢,但是志士的錢要大家用,志士未嘗不吃飯,但是志士的飯要大家吃」,青年軍中從上到下,每人每月八塊大洋的津貼,「吃飯是上下一樣,並且要輪流挑水、買菜,有時還要集體勞動,做一些打柴、修路工作」。 壽縣籍辛亥革命元老孫毓筠是個頗受爭議的人物、曾支持袁世凱稱帝 2017-02-20 孫毓筠,近代資產階級政治人物,字少侯,在中國近代史上知名度較高。安徽壽州(今壽縣)人,秀才出身。是晚清名臣、光緒帝師、同治狀元孫家鼐的侄孫。辛亥革命時期是安徽革命黨人的代表人物。 1913年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的前因後果 2015-04-07 1911年,以武昌起義為標誌,孫中山所領導的辛亥革命在全國爆發,成為壓倒滿清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次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正式成立;1913年,孫中山等革命黨人發動了一場旨在討伐袁世凱的戰爭,但2個月不到就被袁世凱彈壓下去。 陳獨秀、蔣介石、曾希聖三位近代名人與壽縣古鎮正陽關之緣 2016-06-04 壽縣古鎮正陽關,地處安徽西北部、淮河的中游,大別山、桐柏山、伏牛山等山區的河流匯聚於此,素有「七十二河歸正陽」之說,歷來是水上運輸樞紐,兵家必爭之地。自從寫進《左傳》開始,至今已有三千來年的歷史。 從革命功臣到帝制餘孽 2015-12-13 「籌安六君子」中,楊度和嚴複本站在立憲一邊,而劉師培、孫毓筠、李燮和與胡瑛均為早年革命陣營中鼓吹踐行之輩,因此顯得轉變最大。他們在民初的變與不變,正是反映了彼時幾類上層知識人政治和思想變與不變的邏輯和理由。 「岳王會」:所聚徒黨皆系素練之兵,所執槍彈皆系最精之器 2017-01-06 岳王會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2月間,安徽第一個民主革命組織――岳王會成立,它是由安徽革命知識分子陳獨秀、柏文蔚等人在安徽蕪湖成立的民主革命團體,以陳獨秀為會長。 孫中山離任臨時大總統後,南京的臨時大總統府成為了什麼機構? 2017-01-12 辛亥革命中一直身在一線、出力最多的、聲望最被認可的那個人是黎元洪,你知道嗎? 2017-06-14 關注【歷史深處】,讀軍人時代,看懂近代軍閥!我們之前介紹過辛亥革命中的孫中山與袁世凱,這兩位後來先後成為都當過中華民國的臨時大總統。可無論孫中山還是袁世凱,並沒有長期在武昌起義爆發後的一線。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53amzg8.html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Cantonese Patriot的第一次反恐戰爭 Zhongjing Liu | 劉仲敬 Follow Feb 9  · 8 min read 1924年8月9日,孙文、蒋介石扣押广州商团军械。 “广州商团是粤商维持公安会(前身为一九零七年冬成立的粤商自治会)为维持地方公安而倡办的。清末至民初,官兵为暴于民,盗匪出没城乡,白昼抢劫。殷商巨贾为保护商场和资本家的生命财产,遂于一九一二年成立了商团,购枪自卫。最初参加的,只有四十人。龙济光踞粤时,济军与劫匪伙同作恶,时入民家搜查,乘机抢劫财物,还经常调戏妇女。商团以警察不敢干涉,乃穿制服荷枪出巡。一般商人们既信不过警察,也信不过防军,认为商团确能收自卫之效,参加者越来越多。在桂系军阀统治广东时期,除设在西瓜园的商团总部外,老城、新城、东南关、西关、河南都设有分团,而以西关方面为多。至一九二一年,商团军已发展到四百多人。 加入商团的商店,要出资购置枪枝、子弹、服装,并派出人员参加商团军。每一个商团军成员都另有一个人充当后备。成员都是资本家、老板或少老板、司理、掌柜之类,后来也有出钱雇人代替的。商团除了操练外,还要维持市面秩序。各分团规定分段出巡,每队三五人至七八人不等。有时捉到小偷、劫匪,就送到公安局去处理。商团和劫匪直接驳火,打起来的时候也有。一九二一年以后,广州商团与佛山、顺德、九江、乐从以至江门各地商团组织联团,联团间架了专线电话,还互相派队巡逻,乡与乡间,设有擂鼓,互通声气,俨然成地方武装的性质。由于当时军队频频调防,调防以后的真空期间,商团是起了维持地方治安作用的。” “陈(廉伯)在粤商维持公安会成立时(一九一二),担任理财课主任。此后七八年间,他利用汇丰买办身份,勾结军阀、官僚、殷商、士绅,不断提高其社会地位和增值财富。其手法有:(一)为殷商们在汇丰开特别账户,办信用抵押贷款、减费汇兑、高息存款等,为汇丰多赚放款利息和吸收大量存款。他既为主子效了忠,自己也趁机捞一大把,而殷商们通过陈的帮助得到周转(实际是趸积居奇)的资金,便对陈推崇备至。(二)趁清末民初政局频频变动、官僚渴欲得到外国庇护以保存其财产的机会,由汇丰代管官僚产业契据,并存入其金砖、外币。汇丰赚了钱,进一步操纵了清国官场,官僚们得到护符,感激陈之德,陈遂开拓了和官场勾结的道路。(三)和统治广东的军阀相勾结,与龙济光、萨镇...

马勇:皇族内阁:合理的安排,致命的选择

文章阅读 登录 马勇:皇族内阁:合理的安排,致命的选择 更新时间:2018-01-19 03:43:33 作者:  马勇  ( 进入专栏 )      甲午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就是一个不曾发生近代转型的中国,面对一个完成了近代转型的日本,因而中国的失败,不是武力不如人,不是经济不如人,主要的就是中国没有像日本那样进行转型,将一个“前近代”王朝转变为现代国家。    十年一梦       没有实现近代转型的国家责权利混沌不分,帝国最高领导人不论是慈禧太后,还是光绪帝、恭亲王,他们无不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各位大臣如翁同龢、李鸿章,也无不竭尽全力,避免失误,力争胜利。但是假如我们对照中日双方最高决策当局、执行层面的差异,就很容易理解“夙夜在公”并不是事必躬亲的理由,事必躬亲更不是胜利的必然前提。没有好的体制,君臣都累,且不易成功;一个好的体制,各司其职,治大国若烹小鲜。于是我们看到,甲午战后,改革、维新、强军、富国、新民,需要变革的事情多如牛毛,但其牛鼻子,无疑属于怎样重建一个面向世界的政治架构,合理配置权力,让先前无所不在的皇权有个大致边界,而不是继续让皇上表演独角戏。    在战后第一轮改革思潮中,康有为发现中国的症结在于体制封闭,上下隔阻,上有德音而不宣,下有呼号而莫达。天在上清帝第二书中指出,“夫以一省千里之地,而惟督抚一二人仅通章奏,以百僚士庶之众,而惟枢轴三五人得见天颜。然且堂廉迥隔,大臣畏谨而不敢尽言。州县专城,小民冤抑而末由呼吁。故君与臣隔绝,官与民隔绝,大臣小臣又相隔绝,如浮屠百级,级级难通;广厦千间,重重并隔。”怎样才能消解这个难题?康有为建议,仿举方正直言之士为议郎,分班轮值,上驳诏书,下达民间,实际上是要建构一个议院体制。    “设议院以通下情”(《上清帝第四书》),显然不是举方正直言极谏之士那样简单,而是一项综合改革,是体制大调整,既是对皇权的补充,也是对皇权边际的限制。至胶州湾事件发生,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六书中将这层意思说得更明白:“近泰西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然跪对顷刻,未能谋议,但为喉舌之司,未当论思之寄。若部寺督抚,仅为行政之官,譬于手足,但功奔持,岂预谋议。且部臣以守例为职,而以新政与之议...

陆荣廷(1859年8月13日-1928年11月6日 [1] ),中华民国旧桂系军阀领袖。 广西南宁武鸣县,时人称“陆武鸣”,游勇出身。辛亥革命时,被举为副都督;逼走沈秉坤、王芝祥,当上广西都督。又分化瓦解中国同盟会,镇压革命分子,起用旧官僚,建立起旧桂系对广西的统治。二次革命时支持袁世凯

陆荣廷 编辑 讨论4 上传视频 陆荣廷(1859年8月13日-1928年11月6日 [1] ),中华民国旧桂系军阀领袖。壮族,原名亚宋,字干卿,小名阿发, [2] 广西南宁武鸣县宁武镇雄孟村人,时人称“陆武鸣”,游勇出身。光绪二十年(1894年)受清朝招抚,编为健字前营。因镇压会党卖力,历任管带、督带、分统、统领。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报称驱逐革命军,克复镇南关(今友谊关),升左江镇总兵。宣统三年(1911年)授广西提督。辛亥革命时,被举为副都督;逼走沈秉坤、王芝祥,当上广西都督。又分化瓦解中国同盟会,镇压革命分子,起用旧官僚,建立起旧桂系对广西的统治。二次革命时支持袁世凯,被授予宁武将军、耀武上将军衔。护国战争前,因同袁世凯的矛盾激化,密谋讨袁。参加组织两广护国军务院,任抚军。旋任广东都督、两广巡阅使,桂系势力扩张到广东。护法运动开始,欢迎孙中山南下广州,陆任广州军政府粤湘桂联军元帅,并出兵攻占湖南抗击北军南侵。民国九年(1920年)驻闽粤军和广东民军将桂系驱逐出粤境。翌年孙中山命粤、滇、赣各军入桂讨陆,陆嫡系谭浩明部退往桂西继续抵抗。 民国十二年(1923年)乘陈炯明背叛孙中山粤军撤退,卷土重回广西。后逃离广西下野,寓居上海,后移居苏州。民国十七年(1928年)11月病逝于上海,享年70岁。民国十八年(1929年)灵柩运回广西,葬于武鸣区城西的狮子山。 中文名陆荣廷别 名陆亚宋、陆特宋、陆干卿、陆武鸣、陆宁武国 籍中国民 族壮族出生日期1859年8月13日逝世日期1928年11月6日职 业广西都督、广东都督、两广巡阅使主要成就统治广西,成为旧桂系军阀首领 参与护国讨袁战争 就任粤湘桂联军元帅(旧桂系集团首领)出生地南宁武鸣县逝世地上海葬 地武鸣区城西狮子山 目录 1 人物生平 ▪ 早年艰辛 ▪ 龙州立足 ▪ 抗法清匪 ▪ 桂省军职 ▪ 都督广西 ▪ 反袁讨逆 ▪ 护法混战 ▪ 下野去世 2 为政举措 ▪ 政治 ▪ 军事 ▪ 经济 3 人物评价 4 轶事典故 ▪ 荣廷睇相 ▪ 武鸣县名 ▪ 百姓印象 ▪ 无有遗产 5 人物荣誉 6 亲属成员 7 后世纪念 ▪ 墓地 ▪ 故居 8 生年争议 人物生平编辑 早年艰辛 清咸丰九年(1859年) 农历七月十五日(公历8月13日), [1] 陆荣廷生于广西武鸣县垒雄村(今南宁市武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