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辛亥安徽政局風雲——倪嗣沖與袁世凱 2016-04-04 由 鄧海春 發表于歷史 文/鄧海春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清政府無力鎮壓革命黨人的起義,只得電請袁世凱出山。袁派勢力再次登上了政治舞台,倪嗣沖也得以復出,先被任命為河南布政使,後又讓他兼任安徽布政使,一代梟雄又要發跡了。 1913年,二次革命爆發,倪嗣沖在得到袁世凱的授意後,當即率兵南下,與革命黨柏文蔚部展開了激戰。7月27日,正在雙方在安徽激戰時,倪嗣沖被袁世凱任命為安徽都督,8月27日,倪嗣沖率軍進駐安慶,正式開始了接印視事。1914年倪嗣沖被袁世凱封為安武將軍,所部也因此改稱為安武軍。 袁世凱一心提拔倪嗣沖,倪自然對袁世凱忠心耿耿,逐漸使安徽成為袁世凱北洋政府對南方用兵、鎮壓革命黨人的重要力量。 自晚清以來,特別是庚子事變之後,請政權內重外輕的格局更加嚴重,內外接連的打擊使各省督撫的權力上漲了不少。自《辛丑條約》簽訂後,巨額賠款全由各省分擔,中央政府更加無力。地方重要督撫,不但握有一方軍權、財權、政權,而且外交上也相對自由,可以得到洋人的支持,從而維繫自身的特權。北洋政府是繼承晚清政府的舊攤子的,雖然袁世凱表面上暫時平息了全國的亂局,使全國在形式上獲得了統一,但袁政府對地方的控制力相當的有限。「官僚政治的、財政的、立法的甚至軍事的自治,被大多數省政權廣泛的採用」。因為民國地方政府,有相當的一部分是由舊官僚建立的,對自己在晚清時即享有的特權,自然不願丟棄,另外,革命黨對袁世凱懷有戒心,不願將權力交於中央,對中央政策多陽奉陰違。在先前鬧革命的數省中,多數省都有凝聚力,足以防止北京在當地扶植強勢人物或安插大量人馬。當時袁「僅在北方三省,即直隸、河南、山東,以及勉強可以算上的滿洲,袁才能單方面的任命官員」。當時一些報紙也指出了實際的情況,」政府雖號中央,南省無殊獨立,大約除外交一事外,它如用人權、財證權、軍政權皆由南方各省操持,袁不得過問,亦不敢過問」。 就安徽而言,袁世凱的北洋系在此也未佔有優勢。當時省政權由柏文蔚等人操持,在1912年11月至次年2月,安徽省省議員進行了選舉,結果國民黨在議會中獲得了67%的席位,佔有優勢。直到「二次革命」後,倪嗣沖在袁世凱的支持下,憑藉着軍事上的優勢,最終奪取了安徽省政權。倪嗣沖感恩戴德,自然也成為袁在安徽的代言人,且成為袁抗衡南方各地反袁勢力的重要力量。 袁世凱對倪嗣沖的支持和幫扶,也使民初安徽的政治鬥爭逐漸加劇,權力更迭更加的複雜。 武昌起義爆發後,革命黨佔領武昌城,全國大多數省相繼宣佈獨立,安徽也不例外。在11月8日,省巡撫朱家寶宣佈安徽獨立,並被咨議局推舉為都督。但革命黨人並不甘心失敗,他們並不甘願安徽的軍政實權掌握在以朱家寶為首的舊勢力手中,革命黨人吳暘谷西上九江,請兵進皖,得到了江西九江總督馬毓寶的支持。 11月13日,黃煥章、顧英等人率兵進攻都督府,朱家寶倉皇出逃,省政權出現更迭。繼而在半月之內,先後有黃煥章、李烈鈞、黎宗岳等人任總司令或總督,至12月2日臨時參議會選舉孫毓筠為都督,才逐漸穩定。 在皖北,11月4日,淮上革命軍張匯滔等人佔領壽州城,後相繼光復了皖北大部地區,如鳳陽、蚌埠等地。11月9日合肥、蕪湖宣佈獨立,並分別成立了軍政府。11月25、26日徽州等地光復,至此,安徽全省除亳州外,均告光復。 早已準備完畢的倪嗣沖也在河南周口起兵,於12月10日攻佔太和。次日又偷襲潁州城,15日攻破潁州,淮上軍衝出了重圍,退至潁上,雙方開始了短暫的對峙。 1月26日,張匯滔組織北伐聯軍進攻潁州,雙方展開激戰,但雙方雖激戰不止,但由於勢均力敵,雙方呈現出膠着狀態。皖北戰事引起了較大的關注,南北議和代表伍廷芳與唐紹儀於2月七日達成了停戰協定,潁州歸倪嗣沖管轄,潁上歸革命軍駐紮,雙方開始對峙,直至二次革命的爆發。 1912年4月,孫毓筠宣告辭職,被袁世凱批准,革命黨人柏文蔚至安慶接任,7月1日宣誓就職。至此,革命黨人控制了安徽政權。 但倪嗣沖等人並不甘心,他們在等待時機,準備一舉奪取安徽政權。倪嗣沖在佔領阜陽後,大肆招兵買馬,擴充軍隊,將所部擴充到了40營之多,成為了北洋系的一支地方重要力量。 1913年4月袁世凱與五國銀行團達成善後大借款,引起國民黨的反對,同時宋教仁領導國民黨成功贏得第一次大選,袁世凱為穩固統治,派人暗殺了宋教仁。隨後黎元洪率軍入湖北,監視江西和安徽,孫中山開始號召國民黨反抗,『二次革命』爆發了。 1913年7月,安徽革命黨人響應號召,在安徽發動「二次革命」,都督柏文蔚組織討袁軍,準備北上。袁世凱隨機下令倪嗣沖率部抄襲柏文蔚討袁軍後路,並攻佔了正陽關、壽縣、六安等地,進逼安慶、蕪湖。在柏文蔚遭遇叛變時,倪嗣沖乘機佔領了安慶、蕪湖等地,並在7月27日被袁世凱任命為安徽都督,安徽政權在此更迭,從革命黨人的手中轉移到以袁世凱為代表的北洋系軍閥之中。 他是民國時統治安徽時間最長的督軍,早年卻一路坎坷 2016-03-20 由 煮酒君談史 發表于娛樂 文/煮酒君 他是民國時統治安徽時間最長的督軍,早年卻一路坎坷 倪嗣沖,字丹忱,安徽阜陽人,曾參與徐世昌開發東北。倪嗣沖生有異稟,讀書能一目十行,背誦五經使人驚嘆,按理說這樣的人應該去走仕途,成為一名文官,但是他卻有一個在讀書人看來致命的問題--字寫得不好看。從而對科舉毫無興趣,其父見其此,便教授他『明習吏事』後來他通過捐官入了仕。而他的一生的貴人卻也因此相遇,他就是清末民初的重要歷史人物--袁世凱。 倪嗣沖在山東臨縣做官時期,因父親去世,他需要回家服喪三年,但在即將離任之際,聽聞義和團在境內設壇,他迅速逮捕了他們的頭目,並且嚴厲警告,不許在做這種事,而且催文上報,至此,他才回家奔喪。因而他受到了袁世凱的賞識,並且逐漸被重要。也因為報知遇之恩,他成為了袁世凱的心腹,為其效命,忠心耿耿,甚至寧願違背自己的原則。 在1901年至1907年,他協助袁世凱訓練北洋新軍,因此在軍中樹立了威望和權威。後袁世凱在1909年被勒令回家,他也被彈劾去職,此時,他正跟隨徐世昌開發東北,任職布政使。在東北時他也學習到了很多治國之道,例如發展經濟,後來他在安徽時,開工廠,辦銀行,修鐵路,並且因地制宜的開發安徽的鹽礦,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在開發東北時汲取的經驗。 1911年,隨着武昌起義的爆發,轟轟烈烈的辛亥革命開始了。清政府舉步維艱,無計可施,便重新啟用了袁世凱,袁因此迅速控制了時局,相信很多學過初中歷史的人都知道,袁世凱玩弄兩面手法,一方面命令北洋軍猛攻武漢三鎮,但在此時他打起了算盤。很多看過《辛亥革命》的人都知道,袁世凱認為,如果自己消滅了革命黨,那麼清廷勢必重新拋棄自己,如果坐視革命勝利,自己也將無法得到好處,所以他倡導南北議和,以便在議和中得到好處。 倪嗣沖也在這一大動盪之時獲得了絕佳的機會,他迅速獲得啟用,先被袁調往河南幫辦軍務,後任河南布政使,督軍直逼安徽,大有得隴望蜀之意。 此時的安徽正面臨一場大混亂。武昌起義的消息傳到安徽後,革命黨人迅速謀划起義,11月4日,張會濤率軍進攻壽縣縣城,知縣孫紹英總兵李定明棄城而逃,革命軍兵不血刃,當夜佔領了壽州城。張會濤在翌日宣佈壽州獨立,並成立淮上起義軍,分兵北伐,11月十六日夜襲攻佔潁上縣城。11月24日張會濤進駐潁州,與程恩普會合,皖北各縣大部光復,革命形勢一片大好。 在形勢的威逼下,立憲派,舊官僚迅速行動,紛紛表示擁護革命,安徽巡撫朱家寶宣佈安徽獨立,並被推舉為安徽都督,革命黨人為掌握政權,爭取主動,便暗地裏調兵遣將,吳當谷便接受委託,西上九江,請兵援助安徽戰事。 江西九江都督馬毓寶應其要求,迅速派兵,至此,在短短的半月之內,就有3人自封都督,至12月2日,孫毓筠當選為都督,1912年4月7日柏文蔚被任命為都督,至此,局面才漸趨穩定。 而在北方,倪嗣沖在河南周口起兵,於12月10日攻佔太和。次日又偷襲潁州城,15日攻破潁州,淮上軍衝出了重圍,退至潁上,雙方開始了短暫的對峙。 1月26日,張會濤組織北伐聯軍進攻潁州,雙方展開激戰,但雙方雖激戰不止,但由於勢均力敵,雙方呈現出膠着狀態。皖北戰事引起了較大的關注,南北議和代表伍廷芳與唐紹儀於2月七日達成了停戰協定,潁州歸倪嗣沖管轄,潁上歸革命軍駐紮,雙方開始對峙,直至二次革命的爆發。 1913年4月袁世凱與五國銀行團達成善後大借款,引起國民黨的反對,同時宋教仁領導國民黨成功贏得第一次大選,袁世凱為穩固統治,派人暗殺了宋教仁。隨後黎元洪率軍入湖北,監視江西和安徽,孫中山開始號召國民黨反抗,『二次革命』爆發了。 倪嗣沖得到了袁世凱的命令,迅速傾盡全力南下,與張勳,馮國璋聯合出擊,配合迎戰。1913年7月22日,倪嗣衝出兵南下,直撲安慶,27日,倪被袁世凱任命為安徽都督,29日,黃興突然出走,形勢急轉直下,討袁軍開始全線奔潰,倪嗣沖部將胡安泰於8月11日進攻安慶,擊敗了柏文蔚。後派兵進攻蕪湖,同日,安徽省議會電請倪嗣沖坐鎮安徽,維持安徽政局,25日,倪嗣衝到達安慶,一方面,對國民党進行全面清洗,一面接受袁世凱的命令,組織了軍政府,確定了以軍事優先的原則。同時,討袁軍在其他戰場也紛紛失敗,9月1日張勳攻佔南京,至此,二次革命失敗了。 倪嗣沖也開始了他主政安徽的歷史,他全面支持袁世凱和後來的段祺瑞政府,成為了民國時期的皖系的重要一員。
Cantonese Patriot的第一次反恐戰爭 Zhongjing Liu | 劉仲敬 Follow Feb 9 · 8 min read 1924年8月9日,孙文、蒋介石扣押广州商团军械。 “广州商团是粤商维持公安会(前身为一九零七年冬成立的粤商自治会)为维持地方公安而倡办的。清末至民初,官兵为暴于民,盗匪出没城乡,白昼抢劫。殷商巨贾为保护商场和资本家的生命财产,遂于一九一二年成立了商团,购枪自卫。最初参加的,只有四十人。龙济光踞粤时,济军与劫匪伙同作恶,时入民家搜查,乘机抢劫财物,还经常调戏妇女。商团以警察不敢干涉,乃穿制服荷枪出巡。一般商人们既信不过警察,也信不过防军,认为商团确能收自卫之效,参加者越来越多。在桂系军阀统治广东时期,除设在西瓜园的商团总部外,老城、新城、东南关、西关、河南都设有分团,而以西关方面为多。至一九二一年,商团军已发展到四百多人。 加入商团的商店,要出资购置枪枝、子弹、服装,并派出人员参加商团军。每一个商团军成员都另有一个人充当后备。成员都是资本家、老板或少老板、司理、掌柜之类,后来也有出钱雇人代替的。商团除了操练外,还要维持市面秩序。各分团规定分段出巡,每队三五人至七八人不等。有时捉到小偷、劫匪,就送到公安局去处理。商团和劫匪直接驳火,打起来的时候也有。一九二一年以后,广州商团与佛山、顺德、九江、乐从以至江门各地商团组织联团,联团间架了专线电话,还互相派队巡逻,乡与乡间,设有擂鼓,互通声气,俨然成地方武装的性质。由于当时军队频频调防,调防以后的真空期间,商团是起了维持地方治安作用的。” “陈(廉伯)在粤商维持公安会成立时(一九一二),担任理财课主任。此后七八年间,他利用汇丰买办身份,勾结军阀、官僚、殷商、士绅,不断提高其社会地位和增值财富。其手法有:(一)为殷商们在汇丰开特别账户,办信用抵押贷款、减费汇兑、高息存款等,为汇丰多赚放款利息和吸收大量存款。他既为主子效了忠,自己也趁机捞一大把,而殷商们通过陈的帮助得到周转(实际是趸积居奇)的资金,便对陈推崇备至。(二)趁清末民初政局频频变动、官僚渴欲得到外国庇护以保存其财产的机会,由汇丰代管官僚产业契据,并存入其金砖、外币。汇丰赚了钱,进一步操纵了清国官场,官僚们得到护符,感激陈之德,陈遂开拓了和官场勾结的道路。(三)和统治广东的军阀相勾结,与龙济光、萨镇...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