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旧上海公共租界的四马路,是当年著名的红粉街和文化街
经济观察报 张耀杰/文 在首都北京的坊间谈资中,有着“京城第一选美场”之称的“天上人间”夜总会,已不仅仅是娱乐场所,更是一种尊贵身份的象征。每逢警方扫黄,坊间总有人不屑一顾:有本事就查查“天上人间”去。2010年2月26日,在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上,刑侦出身的傅政华被任命为北京市公安局局长。扫黄,是这位低调新官上任后的第一把火。5月11日,在治安、刑侦、巡警、特警等多警种的联合行动中,位于北京长城饭店西侧副楼的 “天上人间”,以及名门夜宴、花都、凯富国际共4家顶级夜总会遭到查封,从而把早在4月11日就拉开序幕的 “北京市打击卖淫嫖娼专项行动”推向高潮。(人民网,2010年5月18日)
在100年前的上海,同类性质的“天上人间”是租界区里的一种特权毒瘤。革命党方面的沪军都督陈其美,与北洋军阀方面的袁世凯的二公子袁克文,都是这种“天上人间”般“神奇美妙”的特权毒瘤的爱好者。
一、“杨梅都督”的革命传奇
1906年夏天,29岁的青帮“大”字辈大佬陈其美在弟弟陈其采和表叔杨信之的资助下,与徐锷、谢持等人一起到日本留学。他先在东京警监学校第三班学习警察法律,第二年转入孙中山与日本人寺屋亨博士联合创办的东斌学校学习军事。1908年春天,陈其美回国在马霍路(今黄陂北路)德福里设立同盟会秘密机关,很快与同为青帮“大”字辈大佬的应夔丞取得联系,吸收他加入同盟会,位于法国租界的应家住宅从此成为同盟会的重要据点。在应夔丞等人协助下,陈其美(英士)还在妓院酒楼设立秘密机关,于花天酒地中阴谋策划革命事业。据署名更生的记者回忆说:
“英公主持江浙两省革命运动,设总机关马霍路德福里。此外,则清和坊琴楼别墅,及粤华楼十七号,为附属机关。表面则酣歌狂饮,花天酒地,以避满清之耳目。不知者以为醉生梦死之流耳。又孰知革命大事酝酿于此中哉!一部分党员每于下午一二时后至粤华楼报告工作,及听候指挥。晚间十时后,则改至琴楼别墅以为常,六时至十时,则或餐于粤华,或宴于琴楼,主要人物讨论计划之时也。主要人物则英公而外,尚有王金发君、姚勇忱君、沈虬斋君、王孟南君、沈怡中君、应桂馨诸君。记者以笔札之役,亦时相过从。”
据陕西籍的同盟会员张奚若回忆,辛亥革命前,他是在上海“清和坊的怡情别墅”认识陈其美的:“第一次彼此就躺在姑娘屋里的床上交头接耳地说话。姑娘当然避开了,老妈子总不时进来倒茶拿瓜子。这是我第一次进堂子,此后还在那里吃过几次酒,也是陈其美请的。”
另据杨思义在 《二次革命失败后国民党人的形形色色》一文中回忆说:“辛亥革命时期的第二流领袖沪军都督陈其美,是上海青帮的大头目。上海的戏园里、茶馆里、澡堂里、酒楼、妓院里,无论哪个角落里都有他的党羽。所以一辈革命同志无论有什么活动都要拉他入伙,尤其是辛亥年中部同盟会之成立,大家都要依靠他作台柱子。”
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方面率先爆发辛亥革命。上海同盟会方面的陈其美、张承賧、刘福彪、应夔丞等人组织的会党武装,在光复军总司令李燮和率领的军警以及李英石率领的商团的配合下,于11月4日上午9时攻克制造局,胜利光复了大上海。11月6日,在推选上海军政官员的聚会上,由刘福彪、王金发等会党人士用恐怖手段控制会场,会议主持人李平书提出的推举李燮和任沪军都督的建议被粗暴否决,改由陈其美取而代之。陈其美为了巩固自己在上海地区的强势地位,任命黄郛为都督府参谋长兼沪军第二师师长,并且利用上海商团的捐款组建沪军第五团,任命蒋介石为团长、攻浙先锋队指挥官。同为浙江籍的陈、黄、蒋,随后在上海打铁浜互换兰谱成为结盟兄弟。
陈其美就任沪军都督之后,有一位叫徐震的人给他写信,劝他不要“冶游”、“狎邪”,充当“杨梅都督”。1912年1月12日,陈其美亲自在《民立报》发表公开信,说是“军兴以来,大小之事,日数十起”,以至于积劳成病、分身无术,再也没有在外冶游。同时他也承认“昔日为秘密结社之故,偶借花间为私议之场,边幅不修,无须自讳”。
随后,又有一名叫龙浩池的商人给陈其美写信,说是当时的街谈巷议中,大家都在说陈其美每天都在清和坊等处逗留,而且连续迎娶了4名小妾。无论陈其美所花费的是 “公众捐助”,还是自己家的银钱,都不应该这样做。“吾辈商人节食节衣,勉助饷银已不在少数,何阁下竟不稍节花酒费以助饷乎?”陈其美收信后,曾委托黄郛、许葆英在报纸上代为答复。
1912年9月13日,于右任在《民立报》连载《答某君书》,其中专门为前沪军都督陈其美(英士)辩护说:“英士在沪无聊时,匿谱笙家中,客亦不多见,而攻之者谓其日在清和坊、平安里。公试思之,可怜不可怜!”但是,同年8月9日发表在《申报》的另一篇报道,所展示的却是另一番景象:“从前应酬场中,酒菜之一两元而已。今上海以请客应酬,妓院之事,局菜等费,统计不下百余元。遇有住客,尤非大菜花酒不足以示诚敬。”陈其美的亲信、洪帮大头目王金发担任绍兴军政分府都督后,更是贪污巨额公款,在上海租界区为名妓花小宝购置一座叫做“逸庐”的豪宅。
陈其美
二、袁克文的“天上人间”
1920年,与陈其美、应夔丞同为青帮“大”字辈大佬的袁克文,在上海《晶报》三日刊以连载形式发表署名寒云的《辛丙秘苑》,其中所见证的是前沪军都督陈其美与应夔丞、沈翔云等人,经常在清和坊、平安里等高等妓院一边嫖娼狎妓一边继续革命的历史传奇。
1913年的除夕也就是公元1913年的2月5日,袁世凯的二公子袁克文是在上海四马路 (今福州路)周边“天上人间”般的高等妓院里,与他所喜欢的妓女们一起度过的。他在 《除夕》诗中所表现的,是一种悲欢离合、悲喜交加的复杂情感:
应到江南觉早春,旧寒翻触客中人;
柳光花影都无赖,酒色歌声自有因。
百恨集来浑似醉,一痴卖去未忧贫;
懒将前事心重省,为说今宵判故新。
关于自己当年的经历,袁克文在《自述》中介绍说:“国难方定,而家祸兴。文不获已,走海上。未几,先公觉为宵人间谗,亟遣使召文归。文感于先公之慈明,不欲复以不谨累先公忧,遂放情山水,不复问家国事。”
袁克文所说的 “为宵人间谗”,指的是大哥袁克定捏造谣言,陷害他与父亲袁世凯的六姨太叶氏私通。六姨太叶氏原本是南京钓鱼巷的名妓,几年前袁世凯在天津任直隶总督期间,派遣袁克文到南京办事,袁克文与叶氏一见钟情,两个人互换信物私订终身。袁克文回到天津给父亲磕头 “请安”时,不小心把叶氏的照片掉在地上。他为了蒙混过关,只好谎称是给父亲物色了一个漂亮姑娘。袁世凯看了照片十分满意,就派人把叶氏迎娶为自己的六姨太。
据王晓华编著的《名士袁寒云》一书介绍,1911年底,袁世凯到北京出任满清政府的内阁总理,随后又接替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等到局势基本稳定之后,他命令袁克文把家属从安阳洹上村护送到北京。一家人离开安阳之前,六姨太叶氏出于怨恨与袁克文发生争执,哭闹着把当年袁克文送给她的定情之物寿山冻石章扔出门外。此情此景恰好被三弟袁克良看到,袁克良到北京后便把此事告诉了大哥袁克定。袁克定指使克良向袁世凯告状,说克文与“六妈”演了一出《西厢记》。已经当上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为此事大发雷霆,克文得到消息后仓皇离家逃往上海。袁世凯事后询问叶氏,已经为袁世凯生儿育女的叶氏解释说,她之所以与克文发生争执,是因为克文对于父亲的几房姨太太厚此薄彼,从来不向她这个“六妈”请安问好。袁世凯明白自己错怪了克文,便专门派人到上海给克文送去钱款并接他回京。克文却宁愿留在上海“放情山水,不复问家国事”。
位于旧上海公共租界的四马路,是当年著名的红粉街和文化街,这里的妓女每年都要在报纸上公开评选上海皇后、名花、状元、花国大总统,使得色情文化与出版文化相得益彰。当年的高档妓院号称“长三”,意思是进门要交三块大洋的门票钱;陪酒要交三块大洋的服务费;过夜还要交三块大洋的住宿费。除了“长三”堂子之外,另有一种更加高级的妓院叫“书寓”,“书寓”里的妓女是以卖艺为主的 “女校书”。袁克文在上海期间所喜欢的一些高级妓女,同时也是前沪军都督陈其美以及他的亲信应夔丞、沈翔云、蒋介石等人所喜欢的对象。蒋介石在1912年1月14日暗杀陶成章之后,一度躲藏在陈其美经常出入的五马路群玉芳妓院,在这家妓院中伺候高级妓女的姚冶诚因此变成了蒋介石的小妾。按照袁克文写在《辛丙秘苑》中的一面之辞,暗杀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的罪恶阴谋,就是陈其美与应夔丞等人在这些妓院里秘密筹划的。
三、袁克文的历史见证
《辛丙秘苑》讲述的主要是袁克文在1911辛亥年至1915丙辰年间的所见所闻。在标题为“暗杀宋教仁”的第一节中,袁克文介绍说,宋教仁被暗杀时他恰好在上海,知道父亲袁世凯几次派遣秘使欢迎宋教仁(遁初)北上,宋教仁欣然启程。临行之前,陈其美(英士)、应夔丞(桂馨)等人设宴饯行。宴席进行中间,陈其美询问宋教仁组织国民党政党内阁的办法,宋教仁表示说:“我只有大公无党一个办法!”
陈其美听了没有说话。应夔丞在一边骂道:“你这样做简直就是叛党,我一定要给你一点颜色看看。”他一边说话,一边从怀里掏手枪。在场的其他人劝住了他。
宋教仁说:“死无惧,志不可夺。”大家只好不欢而散。
袁克文
陈其美和应夔丞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一直在商议对付宋教仁的事情。袁克文的老朋友沈翔云(虬斋),是陈其美的重要谋士。他私下告诉袁克文说:宋教仁要出事了!袁克文问怎么回事,沈翔云回答说:“国民党内的许多人都痛恨宋教仁,陈其美、应夔丞尤其痛恨他。这几天他们两个人整天都在商议这件事情,即使像我这样的亲近之人,也不能够参与机密。偶然听到他们之间的几句议论,也是关于宋教仁的,而且他们说话的神情语气都很不好看。”
几天后的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遇刺身亡。应夔丞知道国务总理兼内务部总长赵秉钧害怕宋教仁抢夺他的位置,就通过内务部秘书洪述祖骗取来自赵秉钧的密电密信。当初的目的只是邀功请赏,没有想到这些密电密信刚好充当了嫁祸于人的文字证据。
在标题为“沈翔之”的《辛丙秘苑》第三十节中,袁克文进一步介绍说:“沈翔之字虬斋,陈其美之谋士也,机警多智,学识亦超,善鉴赏,富藏书画。予客天津时,识之于舒清阿座中,同有嗜古癖,交游乃殷。予游沪,复遇之。”
这里的沈翔之是袁克文对于沈翔云的误写。舒清阿是沈翔云就读湖北武备学校及留学日本期间的老朋友。1907年下半年,舒清阿由两江督练公所总参议兼江南陆军讲武堂总办调往天津,任陆军步队正参领,成为直隶总督袁世凯的下属。袁克文与沈翔云在舒清阿那里相识后,因为都喜欢收集古董字画,很快就成了好朋友。等到袁克文到上海再一次遇到沈翔云时,他已经变成陈其美的一名谋士。
宋教仁案发生后,国民党方面有人指认正在上海寻欢作乐的袁克文是幕后真凶,陈其美和应夔丞也想扣押袁克文充当人质。有一天,应夔丞在家里请客,沈翔云事先劝告袁克文不要前去赴宴。当天晚上,应夔丞坐着车来邀请袁克文,并且嘱托他带上怡情、琴言等多名妓女一同前往。当袁克文来到他和陈其美、应夔丞、沈翔云都喜欢光顾的清和坊邀请怡情时,怡情按照沈翔云的事先嘱托,也极力劝阻袁克文不要赴宴。袁克文只好给应夔丞写了短信,表示自己不能如约前往。“后始知桂馨之谋,诚危矣!”
袁克文明白自己的危险处境之后,很快离开上海返回北京。关于陈其美与应夔丞之间的复杂关系,袁克文介绍说:当时袁世凯中央政府的势力还没有进入上海,应夔丞入狱后,依然得到陈其美的暗中帮助。“二次革命”爆发后,陈其美便把应夔丞从监狱里救了出来。
四、应夔丞与洪述祖的狎妓与暗杀
1913年3月23日深夜,在陈其美派遣的国民党特派员陆惠生、王金发等人配合下,公共租界的总巡捕卜罗斯率领中外巡捕,在迎春坊三弄的妓女李桂玉家里,把正在吃花酒的应夔丞抓获归案。第二天,又在位于法国租界的应夔丞家中,把暗杀宋教仁的凶手武士英抓获归案,并且搜出了应夔丞与洪述祖之间密谋杀害宋教仁的来往密信和密电。
奉袁世凯、赵秉钧之命招安国民党方面的中华国民共进会会长应夔丞的内务部秘书洪述祖,还有一重秘密身份,就是比应夔丞、陈其美、袁克文年龄更大、资格更老的青帮“大”字辈大佬。喜欢男扮女装的同春坊名妓胡翡云,一直与应夔丞关系密切,应夔丞曾经有过娶她为妾的打算。3月23日晚上,胡翡云与武士英一起到应夔丞家里报信时遭到扣押。她于3月27日得到保释后声称,1911年11月9日应夔丞被沪军都督陈其美任命为谍报科长时,她刚刚挂牌接客。应夔丞现在被抓,她最少要损失5000大洋。因为“应大人许我每夜在我处摆酒,渠之朋友均是阔大爷,酒菜亦必不断”。
1913年3月29日,国民党方面的第一大报《民立报》,以《纪洪述祖之丑史》为标题,介绍了洪述祖于1月22日陪同应夔丞等人南下上海的前后经过:洪述祖以解散国民党激进派戴季陶(天仇)、何海鸣、尹仲材等人组织成立的欢迎国会团为借口,与应夔丞等人携带巨款一起南下上海,与他们同行的还有北京名妓苏佩秋。抵达上海后,洪述祖先住在石路吉升客栈,每天在胡翡云的妓院里鬼混。后来又搬到外国旅馆。1月30日晚上,洪述祖带着苏佩秋返回北京。
这篇文章的立意是要丑化洪述祖和应夔丞,与此同时却反证了在上海地区掌握着军政实力和情报系统的前沪军都督陈其美的涉案嫌疑:陈其美及上海国民党方面,连洪述祖与应夔丞嫖娼狎妓的私密活动都能够了如指掌,却没有及时制止这两个人参与策划的针对本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的暗杀阴谋,这与其说是出于疏忽大意,不如说是出于纵容甚至于合谋。
总而言之,在见不得阳光的“天上人间”般神奇美妙、穷奢极欲的高级娱乐场所里,经常活跃的往往是既有能力又有资源的特权毒瘤爱好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黑道人士。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扭转乾坤的社会震荡及极端事件,都是这种黑道人士在这样的高级娱乐场所里秘密酝酿出来的。100年前的上海租界如此,100年后的许多地方依然如此。
沈翔雲(1888年-1914年),字虬齋,一字心岫,浙江烏程縣人,中國民主革命家。
生平[編輯]
留學日本[編輯]
他早年肄業於武昌自強學堂。1900年,他參與了唐才常領導的自立會和自立軍,遂被革除學籍,他決定赴日本自費留學。1900年,他隨同張之洞的長子、戶部主事張權率領的軍事觀察團一同赴日本。[1]1900年5月12日,軍事觀察團啟程赴日本。6月7日,湖廣總督張之洞應武昌兩湖書院山長梁鼎芬之請,致電錢恂稱:「沈翔雲,係學堂最不安分之生,滋事荒謬,已牌示革除。此次雖自備貲斧遊學,斷不可與鄂生同學,防止染習敗群,須另派一堂為要。梁山長諄切言之,屢屬鄙人阻止。速照辦。」
光緒二十六年八月(1900年9月),張之洞發表《勸戒上海國會及出洋學生文》,勸告唐才常在上海組織的「國會」以及出洋學生要忠君愛國,不能聽從康有為、梁啟超等宣傳的「人人有自主之權」、「不受朝廷壓力」。沈翔雲遂作《復張之洞書》進行駁斥,宣傳自由平等觀念。1900年11月14日,中國駐日本公使李盛鐸致電張之洞稱:「勵志會始自去秋,專為研究學問及譯書而設,月聚一次,演說皆係學問,未及國事。惟本年六月有由鄂來東學生沈翔雲赴該會演說,語多悖謬,刊入《清議報》。」[2]張之洞遂依據該報告決定對吳祿貞、沈翔雲等人「不送入學校,不代出學費,聲明此三人將來善惡成敗不與湖北相涉耳」。
在日本留學期間,他經程家檉介紹結識了孫中山。1901年5月10日,勵志會骨幹秦力山、戢翼翬、沈翔雲、王寵惠、張繼、雷奮等創辦的《國民報》月刊創刊,該刊獲得了孫中山的經費贊助。沈翔雲為該報的編輯,並負責發行。《國民報》出版了四期後於1901年停刊。
從廣州到南京[編輯]
此後,據馮自由《沈雲翔事略》(該文將沈翔雲之名誤作沈雲翔)稱,
1902年,陶模病逝後,沈翔雲行蹤不詳。1906年9月,端方出任兩江總督。此後沈翔雲經舒清阿介紹在南京面見端方輸誠。端方遂向熊希齡打了招呼,後來沈翔雲到北京謀求清政府內的職位,見到了熊希齡。但因受到他人造謠告狀,沈翔雲求職失敗並倉皇南下回到南京。1907年他在求職失敗回到南京後還給端方寫信表示感謝,並進一步謀求政府職位。他曾在天津舒清阿的家裡結識了袁世凱之子袁克文。
陳其美的謀士[編輯]
1911年辛亥革命時,11月7日,同盟會在上海所辦的《民立報》刊登了滬軍都督府組成人員名單:「中華民國軍政府滬軍都督陳其美(號英士,湖州人);參謀李燮和、陳漢卿、鈕永建、章梓、李顯謨、王熙普、葉惠鈞、黃膺白、俞風韶、楊兆、沈翔雲。」11月9日,上海《申報》公布滬軍都督府各部職員表,沈翔雲任滬軍參謀部外務科科長。他和滬軍參謀部諜報科科長應夔丞等均歸參謀部部長黃郛和副長劉基炎直接領導。 12月8日,《民立報》刊登李徵五、姚勇忱、沈翔雲(虬齋)、蔣志清(介石)、虞洽卿、黃夢九、鄔振青、賈子和、張公威、陸蘭修、王季高(金髮)等六十餘人聯合發起成立中華民軍協濟總會的公告,宣布該會為民軍籌餉統一機關。該會強行向在上海的清朝官員和富商征款。1911年12月25日上午,滬軍參謀部外務科科長沈翔雲代表陳其美乘建威號兵船到吳淞口迎接乘英國籍郵輪地灣夏號經香港回到中國的孫中山,以及隨孫中山到上海的胡漢民、謝良牧、李曉生、黃子蔭、陳琴航、朱本定、余森郎、朱卓文、陸文輝、黃菊生,美國友人咸馬利夫婦和日本友人宮崎寅藏、池亭吉、山田純三郎、太田三次郎、群島忠次郎、緒方二三等人。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遇刺身亡。當時居住在上海的袁世凱之子袁克文有被陳其美、應夔丞等人扣為人質的危險。後來在沈翔雲的幫助下,袁克文成功逃離上海到北京。同年,陳其美參加二次革命,沈翔雲輔佐陳其美。革命失敗後,沈翔雲蟄居上海。後來他被陸海軍大元帥統率辦事處懸賞通緝,遂被朋友出賣,1914年他被押到北京的陸海軍大元帥統率辦事處。當時他請求見袁克文,但袁克文已經於1914年春奉袁世凱之命護送袁世凱的二姨太李氏所生長女袁伯禎出嫁前清兩江總督張人駿之子張允亮,此後又和易順鼎、姚鵬圖、步翔棻在山東濟南、泰山、曲阜等地遊玩。袁克文1914年回京之日,正好是沈翔雲在北京被陸海軍大元帥統率辦事處槍決之日。
注釋[編輯]
- ^ 日本駐上海總領事小田切萬壽之助於明治33年(1900年)5月12日給日本外務大臣青木周藏寫了《關於張權及湖北省武官來本邦視察軍事並湖北留學生啟航赴日之報告》,其中稱,戶部主事張權所率軍事觀察團的成員包括總兵吳元愷,遊擊張彪、紀堪榮、劉水金,都司王恩平,縣丞白壽銘,哨官武備學生嚴壽民、艾忠琦、戴任。同行的還有由知府錢恂(即錢玄同的同父異母兄長錢念劬)、知縣委員徐元瀛以留學生監督身份率領的12名留學生,其中包括長期留學生馬肇、盧定遠、劉修鑒、姚恭寅、董鴻、沈翔雲,短期留學生陳問威、李熙、盧弼、左全孝、尹集馨、黃軫(即後來的同盟會領袖黃興)。
- ^ 勵志會成立於1909年秋,由來自上海南洋公學的留學生雷奮、楊廷棟、楊蔭杭、富士英、秦毓鎏、章宗祥、胡泰等人,來自湖北的留學生戢元丞、王芳,以及來自梁啟超創辦的東京高等大同學校的留學生秦力山、蔡艮寅、范源濂、唐才質等人,共同發起成立。後來隨著沈翔雲、張繼、陳獨秀等人的加入,勵志會分化成穩健派和激進派。穩健派的代表人物有章宗祥、金邦平、吳振麟、曹汝霖、胡泰、王芳等人;激進派的代表人物有戢元丞、雷奮、楊廷棟、楊蔭杭、富士英、秦毓鎏、張繼、沈翔雲等人。
參考文獻[編輯]
- 張耀傑 周素子 魏邦良 筱毓,溫故(十九),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 沈翔云
- 中国
- 汉族
- 浙江湖州
- 革命家
- 三民主义
目录
革命生涯
编辑壮烈牺牲
编辑- 参考资料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