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梅屋庄吉

孙中山先生的日本“兄弟” 》 分类: 历史人物, 民国, 中日关系 孙中山先生的日本“兄弟” 121.jpg 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中轴线上孙中山铜像基座铭文 矗立在今天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中轴线上的孙中山铜像基座上有一处铭文:“此铜像为中山先生故友日人梅屋庄吉所赠,一九三三年冬,奉置于我校石牌旧址,一九五四年春,广州市人民政府借置于中山纪念堂,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二日复由我校运置于此,中山大学校长许崇清谨记。”一位日本友人的名字,凝视着这片南国校园,梅屋庄吉?他是谁? 122.jpg 梅屋庄吉(1868-1934),摄于1896年在香港经营照相馆时期 1895年,香港中环大马路28号梅屋照相馆,孙中山与梅屋庄吉在这里初次见面,两人一见如故,梅屋庄吉后来回忆这段经历时说: “三十有五年前,一日于香港之敝屋始迎先生。兴酣,谈天下事,中日之亲善,东洋之兴隆,以及人类之平等,所见全同。为求其实现,先行大中华之革命,先生雄图与热诚,甚激我之壮心。一午之谊,遂固将来之契”。 ——《梅屋庄吉文书》 1929年3月10日致孙中山悼词 孙中山坦诚了兴中会广州起义的计划(即1895年广州起义),期待得到他的援助,梅屋庄吉当即承诺:“君若举兵,我以财政相助”(梅屋庄吉《永代日记》),他很快筹集到一笔资金,购买军械物资,并随孙中山抵达广州,筹备建立起义组织,惜事泄,所购军械也被海关扣留,起义计划夭折。 123.jpg 孙中山与梅屋庄吉夫妇 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开始了流亡国外十六年的革命生涯,但一时旅费匮乏,成行困难,梅屋庄吉得知消息后,火速从香港汇给孙中山1300美元,支持他去海外继续从事革命活动。虽然天各一方,但两人依然保持联系,1899年,梅屋庄吉还与孙中山一起援助菲律宾独立运动。 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京津地区,孙中山认为此时是推翻清政府的好时机,便在惠州发动起义,正在香港的梅屋庄吉闻讯倾尽资财购买军械送到惠州,除梅屋庄吉外,许多日本友人也慷慨相助,如儿岛哲太郎援助3000日元,煤矿主中野德次郎贷款50000万日元,岛田经一拍卖豪宅支援起义,山田良政直接参与起义,并为此献出了生命。 起义失败后,梅屋庄吉重新积蓄力量,继续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他扩大了照相馆业务,生意越做越大,此时的梅屋照相馆也成为了革命党人的联络基地。1904年,他到新加坡寻求发展,并将目光投向电影业,财富迅速积累。 124.jpg 孙中山赠给梅屋庄吉的题词:“同仁” 1905年,梅屋庄吉回到日本,这一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成立,孙中山任同盟会总理,这时,梅屋庄吉联合支持中国革命的朋友,成立“中国同盟会后援事务所”,主要从经济上支持同盟会。同年,梅屋庄吉成立M·百代商会(日本第二家电影制片厂,后发展成为今天日本五大电影公司之一的日活株式会社),梅屋庄吉刚涉足电影业即展现出超凡的开拓精神。 20世纪初,日本的电影业也还尚未脱离舞台剧的束缚,梅屋庄吉从拍摄日本第一部国产科教片《细菌研究》开始,以科普宣传题材电影迅速打开了日本电影市场,他由此而成为当时日本电影业的领军人物。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梅屋庄吉不惜以改组M·百代商会为代价,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不到一个月内便筹款二十八万六千日元巨款捐赠给革命军(据梅屋庄吉《永代日记》1911年日元与中国海关两比值为:100日元=83.69海关两)。此外,他还帮助革命军印刷军用票,自费组建了拥有一支16名医护人员的医疗队到前线,并派出公司最优秀的摄影师狄屋坚藏拍下了汉口、汉阳攻防战的珍贵影像,1913年,他将这批影片亲手赠给了孙中山。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梅屋庄吉为了让新政权能早日得到日本政府和国际社会的认可,发起成立“中国共和国公认期成同盟会”宣讲孙中山就职以来的政治动态,这个组织的大部分经费皆由梅屋庄吉提供。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8月,孙中山再次流亡日本。梅屋庄吉夫妇不顾日本政府排孙的态度,继续支持处在低谷期的孙中山。此后两年,孙中山与梅屋庄吉夫妇交往密切。据日本警察监视孙中山的记录《孙文动静》初略统计,此期间,孙中山访梅屋宅9次,其中携宋庆龄同访6次,梅屋庄吉访孙中山宅18次,其中携夫人德子同访4次,德子自访孙宅11次。 125.jpg 梅屋庄吉夫人德子(左)与新婚不久的孙中山与宋庆龄 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日本律师和田瑞处办理结婚登记,据梅屋庄吉女儿千势子回忆,当天下午孙中山携宋庆龄到梅屋宅举行了简单的婚礼,梅屋庄吉与孙中山结为义兄弟,梅屋夫人德子与宋庆龄结为义姐妹。1978年梅屋庄吉女儿千势子及女婿国方春男访问中国并与宋庆龄会面,其后宋庆龄写信给千势子夫妇时说: “您们的访问,引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即对梅屋先生和夫人与孙中山先生和我之间友情的回忆。时间和形势永不能抹掉这宝贵的友谊,什么也不能抹掉它”。 1915年,袁世凯加紧了称帝步伐,梅屋庄吉则继续将经营实业获得的资金大量的投入到支持孙中山和中华革命党的反袁斗争中。11月,孙中山指示居正领导的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在山东举兵起义,居正任命梅屋庄吉为“中华革命军东北军武器输入委员”。同时,梅屋庄吉还全额资助孙中山创办近江飞行学校,为革命军培训飞行员。 126.jpg 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发给梅屋庄吉的委任状 孙中山先生为推翻帝制,维护辛亥革命成果,进行无数次的斗争,却始终以失败告终,但他没有消沉,而是屡败屡战。梅屋庄吉辛苦筹集的巨款一次次化为灰烬,但他依然不计成本的筹集革命经费送给孙中山。 袁世凯死后,各派军阀混战不止,为打倒军阀,捍卫民国,孙中山三次在广州建立政权。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广州军政府大元帅后,立即将身着大元帅服的照片及就职布告寄给梅屋庄吉。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同日,电告梅屋庄吉夫妇,并寄送与宋庆龄合照。 127.jpg 任大元帅时期的孙中山戎装像 1925年3月13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梅屋庄吉终日精神恍惚,因为援助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已成为他的精神支柱,孙中山的死讯,使他处在悲痛和惋惜之中。进过一番思考后,梅屋庄吉准备铸造七尊铜像立在日本和中国各地。他对女儿千势子说:临邦日本的民众如此尊敬孙中山,应该具体表现出来。树铜像可以提醒人们牢记孙中山主义,竭诚遵守孙中山遗嘱。中国文盲多,以形象宣传、教育的方式更为有效。同时,这也是宣传孙中山丰功伟绩的最好方式。 128.jpg 梅屋庄吉所赠南京中山陵附近孙中山纪念馆前孙中山铜像 129.jpg 梅屋庄吉所赠广州黄埔军校旧址孙中山铜像 130.jpg 梅屋庄吉所赠澳门国父纪念馆孙中山铜像 131.jpg 梅屋庄吉所赠中山大学孙中山铜像 由于经济紧张加上日本政府的阻挠,最终铸造计划只完成了四尊。这四尊孙中山铜像皆由梅屋庄吉亲自乘船护送到目的地,分别安放在了南京军官学校(现置中山陵附近)、广州黄埔军校、中山县(现置澳门国父纪念馆)、中山大学。 132.jpg 中山陵附近孙中山纪念馆前孙中山铜像基座铭文 133.jpg 《中央周报》1930年第105期报道梅屋庄吉亲自送铜像抵达广州的情形(此尊安置于黄埔军校) 其中,安置在今天中山大学广州南校园中轴线上的孙中山铜像由梅屋庄吉夫妇于1931年1月10日护送到广州,当时,中山大学因石牌新址尚未建设好,中大先将铜像存于校农场。1933年11月11日(1951年之前中山大学校庆日为11月11日),中山大学为这尊铜像举行了隆重的揭幕典礼。1954年,广州市人民政府曾将此尊铜像借置于中山纪念堂,1956年11月12日,这尊铜像被运回中山大学,安置在了现址。 134.jpg 中山大学孙中山铜像上铭文“篠原金作工场谨造” 135.jpg 篠原金作店给梅屋庄吉的铜像制作账单 1934年6月,中山大学派何思敬教授拜访了梅屋庄吉,就向他赠铜像一事致谢。病重的梅屋庄吉向何思敬表示,他还计划再铸造三尊孙中山铜像,分别立于北平、武昌和上海,以使人们牢记孙中山先生的主义。此后,由于中日关系恶化,梅屋庄吉与中国的密切往来受到军国主义者敌视,加上病重,再铸三尊铜像的计划未能如愿。 136.jpg 孙中山在梅屋庄吉和服上手书“贤母”,赞扬其对中国革命事业的无私援助 梅屋庄吉由于长期援助孙中山,故被日本军国主义者冠以“卖国贼”的标签,为避免给家人带来麻烦,他留下遗嘱:与孙中山有关的通信和资料不得公开,1934年梅屋庄吉逝世,两人之间的事迹,渐渐在时光里淡去。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翌年,年逾花甲的千势子将《梅屋庄吉文书》公开,通过中日两国学者的研究,两人交往的细节被逐步重构,一段珍贵的友谊,渐渐血肉丰满的呈现在世人面前。 转自《中山大学》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宗方1899年介绍刘学询与孙密谈。

  刘学询 书籍: 孙中山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孙中山辞典》第308页(491字) 【生卒】:1860-1936 【介绍】: 字问刍,号耦耕,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 早年中 进士 ,后回居广州,包办“闱姓” 赌博 多年,广积财富,交结权要,成为势倾一时的广州大绅。1893年与在广州行医的孙中山结识。1895年为农学会发起人之一。 但夙具帝王思想,与孙政治信仰歧异。1899年7月以二品衔道员赴日本考察时,通过日人宗方小太郎在东京秘密会见孙,后奉李鸿章命与孙联络,希图利用孙诱捕康有为,未遂。1900年春邀孙赴粤。 6月16日孙抵香港后即以军舰接孙的代表宫崎寅藏等至广州秘密商谈,应允由李奏请“赦免”孙,并送给孙经费3万元。极力促使李、孙在香港总督支持下实行“两广独立”的活动,未果。 8月31日与秘密来沪的孙会见,继续商谈在广东合作计划。10月惠州起义爆发后,孙派平山周持函赴沪请刘代筹军费,表示事成后可奉刘为“或称总统、或称帝王”的“主政”。但该函并未送达。与孙这段交往,双方均为策略的运用,有关的记载颇多模糊、歧异之处。 1912年初表示协助南京临时政府向外国借款,在孙出面下收回在杭州被没收的产业。晚年居杭州,1936年病故。
辛亥革命和日中關係 https://www.nippon.com/hk/in-depth/a00202/?pnum=5 讨论日本活动家和中国革命志士之间的关系的著作,有詹森的《日本人和孙中山》一书和《明治时期日本人对中国的看法》一文(载费维恺等编《中国近代史考察》,第163—189页)。还可参看载于《中日文化论集》上的陈固亭的《孙中山先生与日本朝野朋人的关系》一文。在《思想》(1957年,第79—93页)和《中国》(1966年11月号)的论丛中载有野泽丰所编文献目录,两者均以《孙文与日本》为题。宫崎寅藏的回忆录《三十三年落花梦》在1967年编成,附有卫藤沈吉所做的注释;同时它也被收入宫崎龙介和小野川秀美编辑的《宫崎滔天文集》中。最早的中文译本是1903年版。孙中山的另一位亲密合作者萱野长知出版了他的记述,即《中华民国革命秘籍》(1940年)一书。同文会创始人近卫笃麿的日记六卷于1968—1969年在东京出版,名为《近卫笃麿日记》。关于同文会的官方记载以及会员及其追随者的传记,可见中岛正郎编的正续编《中国回忆录》。另外,有井上雅二撰写的荒尾精传记《巨人荒尾精》一书。由葛生能久等编写的《东亚先觉志士传记》是一部附有许多中国活动家传记的黑龙会正史。关于北一辉,可见乔治·威尔逊的《日本的激进民族主义者北一辉》;北一辉的中国来鸿转载于高桥正雄编辑的《九州与日本近代化》(第4册第424—480页)。   关于辛亥革命时期日本政府的政策,除上面提过的之外,还可看I.H.尼什的《日本在义和团之乱时举棋不定的态度》(载《亚洲研究杂志》〔1961年5月号〕第449—461页);市又正雄的《山座圆次郎:明治时期日本的亚洲大陆政策的执行者》(载《国际法外交杂志》〔1973年10月号〕第249—298页)和池井优的《日本对辛亥革命的反应》(载《亚洲研究杂志》〔1966年2月号〕第213—227页)。 東亞同文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Tango-nosources.svg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3年8月12日) 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請協助補充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東亜同文会 假名 とうあどうぶんかい 平文式羅馬字 Tōa Dōbunkai 東亞同文會是指1
話說西關---陳塘風月(中) 南極仙翁   廣州記   2016-12-24 八十年代的永春園,因為筆者梁同學居住三樓,經常走動。那時門口還挺開闊的,綠白相間的水磨石米地面上有弧形鐵軌,窗戶上的拱門,歐式的飾面十分有特色,通過窄窄的門房走道盡頭就是水磨石環形的樓梯,高大的水磨石米羅馬柱有三層樓高,非常開闊氣派。 各層的大廳都變作各家各戶的公共廚房所在,除了間或透過煙熏可見的邊角雕花還依稀一斑當年的精巧,長長的走廊的兩邊是整列的房間,滿洲窗和紅藍綠玻璃窗花在胡亂搭建的木板間隔中非常顯眼。樓頂是一個兩百多平米的平臺,那曾經是玩伴踢球玩耍的地方。 宴春台八十年代還在,那裡有一間非常有名的藍鳥冰室,就在沙面西橋對面,樓高三層,騎樓格局,鋪面不是很寬,但很深,足有十多二十米,樓頂的平臺有一間小屋樓梯上落。 風月行話 “開廳踏艇”、“捐(竄)燈籠底”,即指尋花問柳; 所謂“煙花”,即言娼妓,亦有雅稱:校書; 妓館在陸上稱為花林,在水上稱為花船,用木架做成棚屋的稱做寮,磚木結構的房屋稱做寨; 花船分大小,小的稱做紫洞艇(今南海仍有紫洞地名),大的稱做橫樓; 遊河觀妓名為打水圍; 娼妓廣州俗稱“老舉”,如圖,以其形象故稱; 其未經接客度宿而只應客之召侑酒歌曲者,謂之“琵琶仔”; 埋街食井水是青樓諺語,意謂從良。 尊重原創。歡迎阁下提供口述史及一手圖文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