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歷


張雯澤中將簡歷
劉鼎漢將軍紀念館
學歷:
安徽大學教育系肄業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柳州分校第十五期通信科
陸軍第四軍官訓練班校官隊第十五期
國防部政幹班第五期
革命實踐研究院二十二期
陸軍指揮參謀學校(大學)正規班第八期
三軍聯合參謀大學正規班第八期
革命實踐研究院黨政軍聯合作戰班第十期
國防研究院第十一期
經歷:
通信兵第三團少、中尉排長
通信兵第三團上尉連附
陸軍第六十軍通信營上尉連長
零道師管區司令部第一團少校團附
第十戰區第四挺進縱隊少校參謀
安徽省保安司令部少校參謀
陸軍傘兵總隊少校參謀、科長
陸軍傘兵第二團政工室主任
高雄要塞守備團政治處主任
政工幹部學校學員生第三大隊訓導主任
陸軍第八十軍司令部政治部中校副主任
陸軍第六十九師司令部政治部上校主任
陸軍第三軍司令部政治部上校主任
陸軍第九軍司令部政治部上校主任
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第三處上校處長
澎湖 防衛司令部政治作戰部上校主任
陸軍軍官學校政治作戰部少將主任
陸軍第一軍團司令部政治作戰部少將主任
陸軍供應司令部政治作戰部少將主任
陸軍總司令部政治作戰部少、中將主任
民國六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奉命參加昌平演習,因公殉職。

民國六十三年陸軍總司令部政治部張雯澤主任視察第19師(David大哥提供)
| ||||
| 张干樵 | ||||
进行跳伞训练 司令部处室齐全,如参谋处、副官处、军需处、军医处、军法室、军械室等。直属部队则有搜索营、炮兵营、工兵营、辎重营。有美国军官、军士以及在西南联大学生中招雇的四十多人作为翻译,分到各队服务。实际上这支部队成了半洋化部队,当他们戴着美式钢盔,背着美式强力式手枪,精神抖擞,步伐整齐,高唱伞兵之歌,在街上行进时,民众莫不驻足而观。在督训中,军官和士兵都打成一片,自动参加各种基本跳伞训练。当听到教官用英语喊训练口令:“One Second two Second three Second,go!”时,一声“go!”的口令甫出,不能有半点犹豫,像跳楼自杀那样,不顾一切,鱼贯而出。如果胆小,不敢跳出机门,这时教官就毫不客气,用跳伞大皮鞋一脚把你蹬出机门。因为后面有人等着跳。机上1秒钟的犹豫,地面散布的距离就很大。副司令张绪滋刻苦耐劳,处处以身作则,平日跟着官兵们一起训练,掌握了跳伞的基本动作。他曾于1946年在昆明巫家坝,以副司令的身份,在3000呎高空亲自作跳伞表演,安全降落后,其夫人亦趋前鼓掌祝贺。这次跳伞表演,得到陈纳德将军等的好评。 那时一顶好的伞,要值400多美元。跳后的烘伞、折伞又是一件繁杂而仔细的工作,折伞组就负这个责任,并检查伞绳有无毛病,伞上有无破洞,有无胶着张不开。折伞人员要负责未来跳伞人员生命的安全,折好以后要签名。跳伞者要试伞,因各人体格不同。为了鼓励折伞人员小心负责,还特别发给折伞津贴,目的是要他们细心检查谨慎处理。如果某人所跳之伞未能顺畅打开,便检查是谁所折,以便追查责任。当时任折伞组长的麦锦涛,解放后曾在广州市蔬菜公司工作,现已去世。 伞兵的作战及使用 伞兵部队在使用上介乎陆空之间,但基本上是属陆军的指挥系统。1948年曾编为第三快速纵队,配属若干战车、战防炮参加豫东黄泛区的作战,作为陆军使用,归第七兵团司令官黄伯韬指挥。1945年曾派第一队队长井庆爽,率队降落广东开平,后进驻罗定,对南江口之日寇攻击,日寇为之胆寒,想不到中国还有降落伞部队。开平是战略要点,是西江的南方门户,扼水陆之要冲。士兵十之八九为广东人,降落后可以通话。派第二队队长姜键率队在湖南衡阳降落,截断日寇广东广西之联络线;第八、九、十等三个队向广西平南县附近丹竹机场降落。抗战末期,敌入已走下坡,这几支空降部队对敌人打击甚大。 抗战胜利后,司令李汉萍被杜聿明调任为东北九省保安司令长官部副参谋长,由马师恭接任司令(马是陕西人,黄埔一期生、陆大特六期)。张绪滋仍任副司令。后马调升整编八十八师师长(即军长)张始升任司令。到南京以后,改归空军总司令部周至柔指挥。又奉上级命令,担任京沪铁路警戒,司令部进驻苏州。其第一大队井庆爽部调东北沈阳担任北陵机场警戒,归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指挥。杜对他们极关心。其实,铁路警戒任务,一般部队均可担任,而将特种部队担任此项任务者,是因为伞兵装备齐全,军容壮观,士兵年轻力壮,素质较一般部队为佳。而且抗战胜利之后,国际人士来往京沪线上,对于观瞻上也有耳目一新之感。后回驻南京岔路口,加紧跳伞训练,并应付上级及各方面的校阅。据闻在南京明故宫机场举行的跳伞演习,甚得蒋介石夫妇、国防部长白崇禧及空军总司令周至柔的赏识。周至柔素来爱护伞兵,认为空降部队,是个新兴兵种,实有两栖作战性质。此时伞兵已不能像昆明岗头村时那样集中训练,而是为了作战任务所需,到处分散,担任机场或重要铁路沿线的警备。张绪滋对此,甚伤脑筋。 组成第三快速纵队 当时国民党当局为了及早消灭人民解放军的力量,在中原地区,成立了三个快速纵队。第一快速纵队,由第五军抽调精锐部队编成;第二快速纵队由十八军抽调部队组成;第三快速纵队,则以伞兵总队为基干编成。配属许多特种部队,如山炮兵营、战车连(赵志华部)、装甲兵连(蒋纬国部)、以及战防炮连、迫炮连、汽车营、工兵连,以增强作战能力。这种快速纵队,是作为一个加强师可以执行独立的作战任务。在豫东黄泛区与人民解放军作战时,张绪滋率数约7000人的伞兵队伍,在苏鲁豫等地区作战,结果帝邱店一役,上校团长郭志持阵亡,上校副参谋长罗国英失踪。当时我正任东北“剿匪”总部第三处上校作战课长,张绪滋去电调我到南京接任副参谋长之职。彼此见面时,张绪滋诉说此役以7000之众与解放军作战,结果损失2000余人。并谓在作战过程中,上级指挥官第七兵团司令黄伯韬要他将机枪连上调使用,他不允,彼此发生争吵,以致以后黄伯韬对其异常不满,说他不听从命令。在徐州“剿总”举行的作战检讨会上,若不是老上司第一副总司令杜聿明为他说话,恐怕不能轻易发落,后果将不堪设想。言下不胜唏嘘感慨。 伞兵一、二团去台湾,三团起义连云港 以后听说1949年伞兵司令部奉令调往台湾途中,其第三团在刘农畯团长(原第五军通信营长。伞兵总队参谋主任)、姜键副团长、李贵田团附率领下共2500人在海运福州途中,改开连云港起义,成为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空降兵部队。除副团长姜键外,刘农畯、李贵田都是秘密共产党员。李贵田与我系军校十五期同学,第五集团军总部同事,我充中校参谋,他任少校参谋,在伞兵总队我任补充队长,他任队副。李现已离休。 张绪滋则带领伞兵一、二团去了台湾。后来,这支队伍的人员复员散布在海外及台湾各地,有些是大学教授、工程师,有的官居高位。就我所知,任中将的有两人,一是原伞兵科长张雯泽,官拜陆军总部中将政治部主任,后因飞机失事身亡;另一人为原伞兵第五队副队长于振宇,官拜台湾警备总部中将副总司令。于系我在军校十五期及陆军大学参谋班两度同学,现已退役任擎天神公司董事长。原伞兵副营长朱季昌现任台湾总统府第三局局长。原伞兵第五队队长段超奉现在美国做医生。
|
- 获取链接
- X
- 电子邮件
- 其他应用
- 获取链接
- X
- 电子邮件
- 其他应用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