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香帅经营湖广二十载,攒了那么多钱和武器弹药,还搞了汉阳铁厂和兵工厂,起义军要没这些,搁到其他省,早被清廷灭了,大头也没法持北洋欺负孤儿寡母,继续患足疾在
河南老家钓鱼
2
此事只能怪瑞澂無能,只能怪滿清末世贵胄沒有前人厲害但是非要逞能奪漢臣之權、因路權而得罪立憲派,不能怪張之洞。
====================================================
摘自張鳴《辛亥:搖晃的中國》
“非常幸运的是,瑞澂留给起义者的,是一座有大量现金和武器的城市。藩库[布政使的财库]里有存银一百二十余万两;铜币局存现洋七十余万,银八十余万两,铜元四十万;官钱局有铜元二百万,官票八百万张,未盖印的官票两千万张,洋元票二百四十万张,库银二十万两,现洋三十万元,湖北财政存款总计有四千万余元。而且,汉阳兵工厂里,还存有大量的报废的铜炮,可以用来铸造铜元。钱不成问题,光有钱,没有军械,扩军也难。但是,湖北自打张之洞编练自强军起,到武昌起义时,已经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历年购置的武器非常多。从德国买的七九毛瑟枪一万余支,从日本买的六五步枪一万五千支,加上中国最大的兵工厂在汉阳,汉阳造的步枪有好几万支。这些枪除了装备军队,大部分都存在军火库里。库里还有一些山炮、野炮和要塞炮,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太多的马克沁机关枪。这样大批的枪械,装备几个师都绰绰有余。就这样,起义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扩充到了五个足额的协[旅],原来的三千人,几乎都做了军官,起义时仅仅为正目班长的熊秉坤,摇身一变,就成了协统[旅长]。起义军在短时间内,就发展到两万多人,是起义前整个武汉军队的两倍还要多。起义的第四天,革命军就自称有八千人,而外界则传说他们有二万五千人。”
張鳴的書裏面寫了之前的很多起義,包括早期動員會黨組織的多次起義、第二次廣州起義和武昌起義前一個月的一次在武昌的起義,結局都是鬧大了被滅、鬧小了被息事寧人糊過去。據說武昌起義前據點被查抄,結果弄出了個革命黨名單,許多軍官雖然不是革命黨但是平時就在一起混,也不知道那上面有沒有自己,于是就狠下心跟著文學社共進會反了(這個比錢在人在,無錢渙散的會黨要團結得多),開始時候只有千人而已。沒想到輕易就把瑞澂嚇跑了,打開藩庫一看,才知道有這麽多銀子武器。
6
大頭的指示是緩慢進兵以便和清廷討價還價,讓革命黨好好嚇唬一下孤兒寡婦。沒想到馮國璋按照從前演習訓練的辦法打下三鎮中的兩鎮,大頭馬上覺得不能讓革命黨沒戲唱,就把馮國璋換下來了。張鳴書中又論述爲何武昌起義可以支持這么久,很大的原因就是瑞澂不作爲,藩庫裏面有很多錢財和武器,立憲党人出面組織維護秩序尋求士紳和外國承認支持,以至于等到各省皆告獨立之時北洋軍才把武漢三鎮裏面的兩鎮拿下,此時清廷就大勢已去了。
15
什么防不胜防啊,武昌新军10000人,起义的不过3000他要是不跑,肯定能扑灭。
15
之所以要冯国璋开到武汉,不是满清信任他们,而是局面已经失控,八骑子弟根本不顶用,蒙古骑兵也白给,大头和大炮是汉人只间的民族内部矛盾,在要求满清下台方面的要求相
同.当时的实力北洋确实高一筹,但武昌也是新军,战斗力不凡,加之满清的腐败无能,打
起来即使不势均力敌,恐怕最多是北洋惨胜.这才是和谈的必须条件.
相反曾文正却是个愚忠的汉奸,否则驱除鞑虏早就实现了.那时的满清,已经是将沉的破
船了.
有备案,老妖婆如果被弄死,李鸿章搞不好当总统了
而李鸿章时任两广总督,闻此讯,覆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1],此一电报
也鼓励了东南各省督抚。时局日益糜烂,湖广总督张之洞随后提出“李鸿章大总统”方
案:一旦北京不保,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以主持大局[2]
而李鸿章时任两广总督,闻此讯,覆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1],此一电报
也鼓励了东南各省督抚。时局日益糜烂,湖广总督张之洞随后提出“李鸿章大总统”方
案:一旦北京不保,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以主持大局[2]
23
满清后期是气数已尽。但是当时革命党自己势力不强大,主要是借助帮会势力。天地会,洪门,哥老会,致公党,甚至日本的黑龙会,出钱出人。孙中山自己都入帮会。好处
是革命党的势力很容易壮大。坏处是帮会松散,无纪律,不能对革命党的命令做到令行
禁止。黄兴那次失败就是因为有人在起义前擅自刺杀官员,搞得全城戒严,不得不仓猝
提前起义。后来,革命党专门在纪律严明得新军里搞策反,才革命成功的。
评论
发表评论